斗米恩仇(3)
斗米恩仇
小王先开口:“因我母亲害病,无钱医治,便卖了过年的粮食换钱。新年将近家中无粮,特向老爷借白米五升度年关,春上来老爷家干农活,折价在工钱里扣除,求老爷救度。”
周季鸾又问张大胡子:“你又是为了何事登门?”
张大胡子也是来借米的,他老婆即将临盆,家里缺粮少衣,想求周季鸾接济。张大胡子为人硬气,平时从不求人,现在确实到了紧要关头,才厚着脸皮来周家。他借的也不多,就一升米,作临产时救急之需。
周季鸾对张大胡子说:“一升米是小事,你也不用借,先回家照料老婆,明天我派人送来就是了。”
张大胡子千恩万谢而去。周季鸾见他走远,对小王说:“你这个小王,怎么邀这人一起来我家借粮?你不知此人脾气臭,我一向不大喜欢他吗?再说,你们一起来,我想多给你点,他在一旁看见,心里怎么想?所以让他先回去,明天送他一升罢了……”
小王忙说:“老爷,不是小的邀他,是在路上碰上的。我们只打了个招呼,也没问他去哪儿。没想一前一后,齐走到老爷家来了,小人向老爷道歉!”
周季鸾说:“你又没做错,道啥歉?张大胡子这个人,我只不喜欢他粗暴脾气。不提他了,倒是你,年关还有十来天,开年是春荒,你一家三口,五升米怎度得过?我给你一斗,你不用还。只要孝敬老母,好好过日子就行。”
周季鸾说完便让管家量了一斗米,正好年猪杀了,周季鸾又叫管家砍五斤肉,让小王一并带回去过年。
这几天,因家里来了贵客,周季鸾天天陪客,事儿忙了点儿,酒喝多了点儿,忘记派人送米给张大胡子,记起这事时,已是三天后。
周季鸾从来说一不二,答应第二天给人送米,现在迟了三天,觉得自己失了信,心里过意不去,便叫人量了一升白米,亲自送到张家。
仆人引周季鸾到张家门外,只听得屋里有人呻吟,声音极度虚弱。
周季鸾怕出了什么事,没敲门就闯了进去,才知张大胡子的老婆临产,在房里痛苦呻吟。
周季鸾急问:“有人吗?”张大胡子匆匆出来。
张大胡子说他老婆临产,可家中已断粮三天,产妇身体虚弱,孩子根本生不下来。原来,他前些日子到周家借米,周老爷一口答应,可等了三天都不见周家人影子,本想去催一催,但他为人硬气,想周老爷堂堂一条汉子,一向说一不二,不会为一升米失信穷人,因此在家久等到现在。
周季鸾忙让仆人递上一升米。张大胡子顾不得说话,当即生火煮稀饭。他老婆是穷苦女人,身体虽虚但没啥病,张大胡子连盛三大碗米汤,她喝下后竟逐渐有了力气,最终顺利生下了孩子。
张大胡子感激周季鸾大恩,周季鸾却是万分惭愧,说:“不要谢我。要不是我米送迟了,你老婆也不会受这么长时间的苦……”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