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百相:笛子演奏家(2)
一支竹笛
也许张强生命中与笛子有缘,最后他没能成为一个专业的笛子演奏家,却阴差阳错成了一个著名的生产笛子的企业家。
他的家在一个叫铜岭桥的小山村里,当地盛产一种竹子名为苦竹,据说当地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铜矿石,那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丰富的金属元素,所以硬度高密度大,加上这竹子大小适中节疏枝直,是制作笛子的优质材料。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人开始制作竹笛,据传,用铜岭桥的苦竹制作的竹笛,早在明清时期,就曾作为贡品被送进了宫里。但是,由于处于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之地,制作笛子的产业一直不成气候。当张强生回到家乡后,交通早已大为改善,不久又逢改革开放,国家鼓励多种经营,于是,他就萌生了制作笛子的想法。为此,他到处寻访制笛艺人,苦心拜师学艺,终于学到了一手制作竹笛的好手艺,然后,他就招来三五乡亲,办起了加工竹笛的工坊。
四十多年过去了,张强生从一个毛头小伙,成了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汉,他的小工坊也早已成为拥有200来名工人的规模企业。几十年来,他在制笛技艺上精益求精,在选料上严格把关,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就严禁流向市场。因此,张氏竹笛在业界拥有非常高的声誉,产品供不应求。
一天,一辆黑色奔驰一路疾驶来到张强生的企业,车子一停,下来一位手拿公文包、嘴上叼着雪茄的中年人。中年人找到张强生后,自我介绍说:“张总好,我是亚细亚国际培训集团的营销总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中国民族乐器培训机构,主要培训对象是各国爱好中国民族乐器的少年儿童,其中笛子培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久闻张总公司生产的张氏竹笛质量上乘音质优美,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向你公司定购一批竹笛,今天我特受总裁之命前来与你对接洽谈。”说完双手递上了一张名片。
张强生接过名片,一边让座,一边看了看名片,“哦,是赵总监,欢迎欢迎!谢谢你们大集团看得上我们乡下小企业,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按照你们的要求精心加工制作。”
“好,好,谢谢张总,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很愉快。”赵总监连连点头说道,“我们已经了解了国内张氏竹笛大致的销售价格,因为我们这次需要的量比较大,时间上也要求比较紧,我们知道贵公司要完成这批生产任务,压力也一定较重,所以我们出的价可以比你们现在的价格高一些。”
“价格好商量,只是不知赵总监你们要多少?要何时交货?”
“10万支,交货时间最迟三个月。”
“什么?10万支?三个月交货?”张强生一听差点儿跳起来。
“怎么样,想不到一笔生意就会这么大吧?”赵总监略带得意地说,“我们是跨国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了五六百家培训机构,10万支分到每个点,也就只有2000来支,并不算多啊。”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