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乡野故事:少年时最崇拜的人(2)

2022-10-10 22:31:3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小镇武生,舞狮时,丁天手里抓一个红绣球,两只双人舞动的黄头狮,跟随绣球蹦跳翻转。最精彩的要数抛绣球了。丁天把绣球高高地抛起,两只狮子腾空跃起,张开

小镇武生

舞狮时,丁天手里抓一个红绣球,两只双人舞动的黄头狮,跟随绣球蹦跳翻转。最精彩的要数抛绣球了。丁天把绣球高高地抛起,两只狮子腾空跃起,张开嘴巴,想在空中咬住绣球。舞狮者丁天,在抛出绣球的瞬间,便翻起了连续的后空翻。最后一个空翻,丁天像是双手接上了弹簧,弹得特别高,抢在狮子张口之前,用双脚夹住了绣球。即将落地时,又把绣球放开,让绣球贴地滚到了手中,然后站立,单手高举绣球,一个精神抖擞的“李连杰眼神”甩向绣球。两只狮子臣服扑地,不停翻动着圆鼓鼓的大眼。用现在的话讲,那是在为丁天点赞。

因为有了丁天的加入,整个年戏班有了神采,红到了另一个镇区。年头年尾加起来,一个多月的年戏演下来,两个镇区里多个村子的演出费,分给丁天的,抵得过他父母寄回来的几袋棉花。这倒不是让丁天奶奶高兴得捣着拐杖、笑得合不拢嘴的主要原因——踩高跷的姑娘小红,美女配英雄般地跟丁天耍到一起才是。年戏班跟娱乐圈不一样,谈恋爱结婚都得避着,丁天跟小红在一起,让陈楼镇的年戏班红了五六年——直到丁天父母从西北扛着两袋棉花彻底回来了,直到丁天奶奶拐杖戳地,对着稀稀疏疏的观众喊:“那么好的年戏,你们怎么都不爱看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喊也没用。像露天电影不再受欢迎一样,大家对这种户外演出彻底不感冒,不再像过年必吃饺子了。

丁天跟小红结了婚,生了第一个孩子。奶奶快要去世了。去世前,奶奶问丁天:“天儿,你那么下狠劲儿耍刀到底为啥呢?”丁天回话:“爹娘走得那么远,怕他们在外挨欺负。”奶奶又问:“下狠劲儿舞狮子又为啥呢?”丁天回话:“奶奶那么近地看,舞不好你脸往哪儿搁呢?”奶奶笑了,又说:“你的孩子能走路后,你也教一教他吧!”然后,合上了眼。

后记:我也在丁天那个小镇长大,跟着年戏班看过他的几十场演出。丁天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人。我已离开小镇二十年了,听说他曾跟踩高跷的小红去苏南的电子厂打工,后来回到镇上,开了一家皮鞋店,又生了一个女儿——算起来,现在应该念五六年级了。

最近,我刷抖音,看到一条视频:一个乡村小镇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双儿女,在梧桐树林里习武。爸爸在前,青裤白褂;两个穿校服的孩子在后,招招凌厉,尤其是抛刀凌空后接连几个空翻接刀的瞬间,甚是精彩,像极了丁天舞狮抛接绣球的场景。视频的背景音乐是一首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这条视频点赞量380万,评论83万。我是研究互联网营销的,算法告诉我,丁天的皮鞋店很快会蹿红。我在抖音上评论说:“我还在为一年级的胖神兽每天一分钟跳绳120个的作业打卡而烦恼,怎么练都过不了100,逼得我都要学会功夫了。丁天,你仍然是我最崇拜的人,没有之一。”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