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窃书贼(2)

2022-10-09 23:16: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孪生书稿,只见那书生胸有成竹,一字不差地将百回回目背了出来。知府便对李汝珍说:此书确系此人所作。天下巧合之事甚多,本府宽大,诬告不究,你下堂去吧!

孪生书稿

只见那书生胸有成竹,一字不差地将百回回目背了出来。知府便对李汝珍说:“此书确系此人所作。天下巧合之事甚多,本府宽大,诬告不究,你下堂去吧!”

李汝珍又气又急,说:“启禀大人,百回回目可以背诵,我要问他:书中百名才女,共有多少姓?征四关,去了多少人?”

原来,李汝珍在书中安排百名才女,只有七十个异姓,其余是姐妹同姓;征四关,仅三十五个才女,并非个个参战。那书生一听,支支吾吾说不清了。

桃红坊老板见势不妙,马上来个缓兵之计,说是真作者李汝珍生病,书生仅是代之受审,且等作者病愈再问。

堂下,桃红坊老板和王仁计议,说是要打赢官司,只有金灵熟知书中内容,非金灵亲自出马不可。金灵怕李汝珍认出他,所以怎么也不肯上堂。王仁蛮横惯了,一看金灵退退缩缩的样子,拍着桌子非逼着他上堂不可。

第二天堂审时,金灵化装一番,成了一个阔少爷,大摇大摆地走上堂来。

知府問他:“《镜花缘》可是你所写?”他点点头。

知府正要问他书中内容,李汝珍觉得此人好面熟,细细一打量,想起来正是客栈门口摆写字摊儿的那个穷书生。李汝珍气得面孔发白,指着金灵上前说:“启禀大人,他就是窃书贼!”随后便把当初誊抄之事诉说一遍。

知府说:“我不信会有如此过目不忘之人,此乃无稽之谈也!”李汝珍见知府有意偏袒,便说:“既然《镜花缘》是这位先生所作,请问‘枯枝牡丹’出自何处?‘多九公’可有其人?”

金灵再精灵,也不会算出世上有“枯枝牡丹”出在墁城便仓;更不会知晓“多九公”本是海州人,是个渔民。他不懂装懂,答道:“枯枝牡丹、多九公皆出自笔下,焉得认真?”

李汝珍一听,立刻据实反驳。知府眼看局面难以收拾,便宣布暂且退堂,改日再审。

王仁心毒手狠,见事情败露,无法挽回,便决定抛出金灵作替罪羊。知府心领神会,第三天的堂审问得干脆多了。他判金灵为窃书犯,依法律充军;桃红坊私刻,罚金若干,存书尽毁。李汝珍终于打赢了官司,便和卞銮作别,高兴地回苏州去了。

谁知,这一判决,把王仁的师爷充了军,弄得王仁面上无光;桃红坊被罚款,小舅子又来抱怨。王仁越想越气,恼羞成怒,先找知府一个岔子将他革了职,后诬告苏州的刻书坊老板私通太湖匪盗,抄没书坊。结果,弄得李汝珍的《镜花缘》刻了个半途而废,李汝珍也因此气出了一场大病。

据说,后来还是卞銮帮忙,才由苏州另一家书坊把《镜花缘》刻印了出来。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