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制扇师(2)
扇中乾坤
柳一諾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取出新制的折扇,与那人留下的折扇一并交与对方。
那人打开两把折扇,细细观看半晌,突然大笑:“果然一模一样,柳氏折扇,名不虚传,这两把折扇我一起带走了!”
听到这番话,柳一诺紧绷的脸才终于放松下来,与那人四目相视,会心一笑,旁边的柳家人却是一脸蒙。这两把折扇明明大相径庭,一个是山水画,一个是花鸟图,为何那人却说一模一样呢?
转眼冬去春来,小城里却已不复昔时的平静祥和,蜂拥而来的日军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爪牙,江南富庶之地转眼间便已四面楚歌。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日军竟在绵软的江南踩了钉子,处处碰壁,似乎总有人能料到日军意图,棋高一着,短短数月,竟将数万日军赶出了江南。
此时,民间流传,是两把折扇退了敌。更有人流传,其中一把正是江南柳氏所制。有人登门询问柳一诺,柳一诺却只是笑笑,言说此等无稽之谈,不必相信,也不必理会。众人也觉得传言过于神奇,殊不可信。
如此一过又是数年,日军大败,神州大地虽然满目疮痍,却终于恢复了安宁。此时,柳家制扇生意早已青黄不接,柳一诺只靠写字、绘画、教书为生。
这年秋高气爽时,那位不速之客再次造访了柳家,他与柳一诺痛饮一夜,时而相拥痛哭,时而击掌狂笑,清晨时分,那人留下一把折扇便悄然离去。
柳一诺与夫人一同送走来客。临别之际,柳夫人听到柳一诺口中轻轻说道:“却将妙质因风剪,为出新裁对月描。这折扇本是风雅之物,却因这乱世有了肃杀之气,看来,我柳家再也无法制出一把好扇了。”
听罢两人一夜畅谈,柳夫人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原来,那传言竟是真的,扇上阳春白雪掩映之下,竟藏着一张性命攸关的地图。其时日军入侵,处处谋而后动,在江南之地预先留下了明暗棋子数十颗,这张图上标记的就是这些棋子落子之地。那客人是革命党情报组织的首领,亦是当年与柳一诺一同矢志救国的热血青年,两人约定,若有一日,国家危亡之际,一定竭尽所能,以热血报国。
柳一诺祖上曾留下一技,能以特殊笔法在扇上藏下千言万语,这才是柳氏折扇传承百年的精华所在。那人带来的山水图标注着地理方位与据点分布,柳一诺制扇,便是要将这扇上的地图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柳一诺耗尽心力才制得此扇,每朵梅花开处、每只鸿爪落处、每片雪花聚处,都隐藏着千万秘密,点燃起熊熊战火,左右着纷扰世事。
柳一诺对夫人说:“扇有阴阳,人分优劣,我制出此扇,世上扇艺再无出我左右者,但千金之诺却比一纸折扇重要许多。扇如人心,不可轻慢,我柳家制扇技艺传承百年,就是为了制这救人之扇,此扇入世,柳家便要出世了。”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