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被劫的军粮
军粮
连年灾荒,边关粮草吃紧,几番报奏,朝廷终于调拨一批军粮。为防灾民暴徒抢夺,威名远扬的边关副将铁虎亲自带领数百弟兄押运军粮。一路上悲声四野饿殍遍地,景象凄惨。为防意外,铁虎小心翼翼日夜兼程,恨不得一步跨回邊关。平安无事地走过一半路程,铁虎不但没有丝毫宽慰,心反倒提得更紧了,因为前边已到了丹崖口。过了丹崖口,道路将一分为二,一条路经磨盘岭,一条路过平安镇。这两个地方都是塞外要冲。虽然两条路都可以通往边关,但磨盘岭为山贼草寇占据,官兵几次征讨未果,平安镇则是刁民聚集之地,也曾数次与官府发生冲突。可以说,在这样的饥荒年月,人们已经饿红了眼,选择哪一条路都是一种冒险。
铁虎在丹崖口歇息片刻,便有探子相继赶回报告,说磨盘岭几股山贼已经聚成一路做好准备,要断道劫粮。不一会儿又有探子来报,说平安镇一切正常。铁虎知道表面的平静也许隐匿着更大的危险,但面对山上众多强悍且有准备的山贼,铁虎也只能选择平安镇这条路——他不怕山贼,但他不能拿宝贵的军粮冒险,平安镇虽然未必平安,但危险性怎么也应该比磨盘岭要小一些。不过为了更保险一些,铁虎决定夜过平安镇。
太阳西沉,酉时已到,铁虎一声令下,押粮队偃旗息鼓向平安镇方向进发。快半夜时,队伍来到了平安镇外。平安镇内黑黢黢一片,看不到一个人影,连声狗叫都没有。铁虎一马当先进了镇,可一进镇就发现情形不对,他赶忙命令点燃火把。
火把点燃之后,大家大吃一惊——原来前边道路上挤满了人,那是一些饿得面黄肌瘦,瘦得皮包骨的老百姓,大家眼巴巴看着运粮车,满眼希望地高高举起手中的碗。铁虎正自惊疑,一个瘦弱的壮年汉子走上前,望着铁虎一下子跪了下去:“将军,镇内断粮多天,眼看野菜树皮都要吃光了,几百口人命在旦夕,恳请将军留下一些粮食救命!”铁虎摇头:“不行不行万万不行,这是军粮,一粒也不能少的!”
瘦弱汉子悲怆地说:“正是这样,所以全镇百姓才不能动手抢粮,如果是别的粮食,我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将军,救大家一命吧!我们每人只要一碗米!”随着他的话,全镇的人全都高举着手中的碗跪了下去。
铁虎望望汉子,再看看那些饥渴的眼睛和那些饥渴的碗,他低下了头。空气仿佛在那一瞬间凝固了。但是铁虎犹豫半晌,然后下马对着众百姓竟然也跪下去,然后艰难无奈地说:“我知道百姓们的困境,可是军粮关系重大,遗失劫掠者按律当斩,如若铁某把粮食发与大家,那样不但铁某要受重罚,势必还要连累平安镇,而且边关粮草吃紧,万一发生战事贻误军机,那就不知更要有多少生灵遭受涂炭呢……所以铁某虽然万分同情,但万万也不敢擅自挪用军粮,除非、除非先让铁某死在这里……”说着他深深地低下了头。良久,前边一阵骚动,铁虎紧张地抬起头一看,却见前面已经闪开了一条路。铁虎站起来,冲百姓们深施一礼,然后跨上马带领押粮队伍迅速穿过了平安镇。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