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一座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
我来过你的城市
前几天,我回了一趟郑州,那是一座我曾经无比熟悉而现在越来越陌生的城市。除了我妹妹,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不过,那几天,我微信朋友圈显示的都是我在郑州的文字和图片的内容。
有看到的朋友会问候下我,他们有的在出差,有的忙上班,我很感谢也特别理解。
无聊的时候,我也会出去溜达,经过一些熟悉的街道,本以为遗忘的过去的那些事和人会随之浮现在眼前……
在北京出差的老友赶了回来,吃了午饭,我又应邀去见了一位老师。晚上,我和老师漫步在二七纪念塔,竟然找到了那些年我经常光顾的一家饭店。送走老师,我和匆匆赶来的死党走在德化步行街,啃着烤红薯,让我恍惚又回到从前。
那时,我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消磨着好像永远用不完的时光,而今,几年未见,短短两个小时后,我们就要匆匆散场。
那时的青年成了爸爸,要每天准时准点回家照顾孩子,要早睡早起准备明天上班。
有些东西看似还在,但再也回不去了。这也是我不再冒昧约见朋友的原因。
很早之前,和一个朋友联系频繁,每次他都说,如果你有时间来我住的城市玩,一定要联系我。
果真有一次外出机会,我去了。找好住的地方,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联系他,说:我来了,有时间咱俩见面吃个饭。
等了大约十分钟,他才抱歉地回:不好意思,我这两天有点儿忙,等我忙完再联系你吧。
可我在那个城市呆了三天,最后也没等到他的电话。为此,我和他断绝了一切联系。
我想,如果是现在,我应该不会如此决绝,应该只是笑笑说你忙,然后开开心心去做自己的事。
那时,毕竟年轻气盛,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我们总会对别人说的每句话都当真,且较真,不会说客套话,也不允许别人客套自己,以为说出去的话都要遵守,认定承诺就必须实现。
可人到中年,才慢慢体会到每个人当下的不容易,不再斤斤计较那些脱口而出的话能否真的兑现,试着努力去理解和宽容,不再轻易许诺,也不去刻意打扰,凡事自然,学会看淡。
任何联系,不管是谁主动,一方不便,就是打扰。有些不打扰,不是不想见,而是真的怕添麻烦。
就比如,我曾来过你的城市,你知不知道,联系不联系,方便不方便,我们都相安无事,那就最好。
但毕竟有些固定程序还是要走的,比如去看舅舅和婶婶。
周六陪外甥吃喝玩,周日陪妹妹过完生日,我再没联系谁,就回了。
第二天上午,一位极少联系的小学同学突然发来信息,他说:昨天,你是不是坐从郑州到汉口的高铁,靠窗位置?
我查了查车次,确认无误。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