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愿意做创业者,一辈子
我更愿意做创业者,一辈子
陈雅琴
图CFP
“10年前我1个人,一年营业收入10万元;10年后我们四家网站团队近千人,营业收入x个亿。这只是结果上的改变。从过去到现在,我都是一个价值创造者。相比巴菲特、李嘉诚那样的投资人,我更想做创业者,做一辈子。”
闯
在从事戏剧工作的父亲李宪法的记忆里,早在儿时,李想去北京玩,看到天安门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也要来北京,接着人声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正步走在天安门广场上。或许那已经足间劲和野心的无意识流露。
方便面一袋2元钱,大虾二两5元钱,西红柿一个2元钱,鸡蛋+其他1元钱,一顿方便面的成本居然超过了10元钱,蔬菜如果换成更爱吃的平蘑,成本更高。美味的宫爆鸡丁盖饭也不过10元钱,还不用自己刷锅洗碗。
李想不会做饭,方便面是他唯一会煮的食物,即使煮方便面,他也在计算成本。
第一次为自己计算成本和回报时,李想是石家庄一名中学的高三学生。那是1999年,流行个人网站,李想也做了一个。在那之前,他已经是电脑高手,还给lT报刊投稿,上大学,然后做IT报刊杂志的编辑是他那时候的规划。有了个人网站后,他每天更新新闻,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放在网站上,交流者很多,访问量很快过万。广告商找上门来了,他有了每个月六七千的高收入。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李想的广告一个都没了。第一次创业告终。
这一次创业日后被人提起,大多是作为他另一个重大行动的第一桶金而已。
确定自己对电脑的执著后,李想和父母商量,退学了。“我离开学校的第一天,想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去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因为我比较擅长做内容、了解需求,但是不懂怎么写代码和管理服务器。”2000年,他在网上认识了老乡樊铮,计算机系毕业的朋友。两人一拍即合,创业。小10万的积蓄成了李想的创业资本,他们注册了域名pcpopcom,泡泡网。
在从事戏剧工作的父亲李宪法的记忆里,早在儿时,李想去北京玩,看到天安门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也要来北京,接着大声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正步走在天安门广场上。或许那已经是闯劲和野心的无意识流露。
泡泡网成立之后,有媒体发现了这家创业新公司,“石家庄市西南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学科技园内,几个年轻人在9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经营着他们的希望……”2001年,这种希望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慢慢变凉,泡泡需要钱。在北京打工的邵震,跑来了石家庄,愿意月薪2000为泡泡在北京拉广告。很快,他拉回了联想一单14000元的广告费,又拉回了三台电脑。有了钱和设备,泡泡进驻北京。在北京林业大学附近的一套60平方米的民居里,李想早上办公,晚上睡觉。2002年,泡泡搬到了中关村。2004年,有人计划出资近1亿收购泡泡网,李想选择了自己的团队,创造更大的事业比图一时之快的钱更吸引他。泡泡要上市。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