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遇难 绝境中我们该如何自救(5)

2023-05-24 09:07:0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你来时的路,沿着你上山的原路返回,朝着A点走。哪怕直觉上你觉得B点近,A点远,回头走原路也是相对可靠的。 4.野外活动人员要

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

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你来时的路,沿着你上山的原路返回,朝着A点走。哪怕直觉上你觉得B点近,A点远,回头走原路也是相对可靠的。

·4.野外活动人员要接受心理培训。

我看到的大多案例,都是不停地尝试,等人开始慌了,才开始做分头行动等决定性方案。一旦恐慌钻到人心里,是很难作出理性决策的。在野外,人会慌得很快。人平安久了,可能想象不出来在野外的感受,比如你周末在家睡覺,打雷都不醒。但让你在坟场睡一晚,一条毛毛虫爬过你都会惊醒。林子里一阵风过,你汗毛倒竖;树叶间一声轻响,你全身紧绷。

哀牢山有风有雨,也有野兽。

我们想象一下,4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3把砍刀、两把工兵铲、可以扔出去的食物,可以点火的汽油。在离山脚并不算遥远的勘探路上,算是一个很安全的人员+装备组合。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冷静,会想到保留食物,会想到沿着溪水走,会想到在路上留下记号等这些自救方法。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会越来越慌。只要心慌了,脚底的防滑鞋就会变得像溜冰鞋。只要心慌了,身边的伙伴好像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只要心慌了,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在学习自救的时候,第一步学的并不是什么野外生存技巧,而是如何保持冷静。没有这个前提,无论你是学了钻木取火,还是练了庇护所搭建,都没什么用。这种慌乱,有时候并不会等到你极度饥饿时才会发生,也不会等到你觉得极度寒冷时才会发生。它的发生是毫无预兆的,并且会传染。你得学会提前预防。

5.只要是打算过夜就一定要带顶帐篷,一个队合用一个也行。

哀牢山夜晚基本不会低于零度,白天还会回温,热带丛林也不好搭帐篷,以前上去没带帐篷也没出事啊一一这几个因素,往往会让我们觉得,没帐篷也无所谓。

但对于两天的活动来说,帐篷是比食物重要的。如果担心负重太多,宁愿不带八宝粥,也要带帐篷。4瓶八宝粥也不比帐篷轻多少。

我相信,通过遗体的确认,更多细节和真相很快会浮出水面。根据目前有限的信息,我们无法作出更多推断,也无法还原实际情境。分享以上几点,是因为这些经验,曾经帮助过我和我的团队走出热带丛林。借此分享给其他野外活动者,避免更多事故的发生。

无论实际情况如何,有两点我很肯定:这4名地质人员,一直很团结,不然不会剩下那么多食物,也不会临终前还在一起;这4名地质人员,一直把自己当军人,失联后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自救措施,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放火烧山。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