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焰的十年漫步(3)
冰焰的十年漫步
同在河北,百公里开外的白洋淀,禽类资源丰富,旁边的大张庄村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就靠羽绒生意起了家。闻着村里的羽绒腥味,哎呦生长于此,远亲近邻,都多少和羽绒打着交道,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地一家羽绒厂做业务跟单。工作4年后,哎呦做自己原创品牌的想法再也抑制不住,在领导的极力挽留下毅然辞职。花了2800块买了一台缝纫机,开始闷头研究户外羽绒装备。
那时8264论坛的装备天下板块十分火爆,各路热爱装备的户外玩家泡在其中,不知疲倦地切磋有关装备的一切:材料、结构、设计细节……哎呦在论坛大量吸收着知识,同时开始着手尝试制作一些羽绒装备样品。
论坛里的户外玩家有着对装备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少有落地实践、制作成熟产品的能力;大张庄村制造的传统羽绒睡袋都是所谓低端货,大部分村里人别说睡袋,连户外运动为何物都不甚了解。而哎呦的出现打破了这堵墙,点子和实操一结合,创新就呼之欲出。
出于对户外运动、户外装备共同的热爱,哎呦和朋友们时常在论坛、QQ群里讨论装备、头脑风暴,构思全新的装备设计、装备玩法。“(哎呦)爱折腾捣鼓,有很强的书生气,人缘也很好。”为了从成熟产品中学习经验,哎呦会购买很多国外专业睡袋进行拆解,大家也十分乐于帮助哎呦,很多朋友寄送自己的高端睡袋供他学习研究。有一个ID名为大玩家的好友海淘了几个睡袋,自己还一次没用,就直接填写哎呦的收货地址,让他先过个手。
绝知此事要躬行,哎呦也很快购齐了全套户外装备,就像大部分户外人一样,开始约伴在河北、北京周边走线。哎呦每次出行都带着明确的产品测试目的,带着问题、要点去感受、测试装备,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对羽绒装备更深入的认知。
那是一段很純粹的时光,平时线上交流,周末、假期约伴徒步,俨然是成年人世界中的一隅乌托邦。“制作装备、走线测试、交流探讨、总结改进、再次进山”,这听起来简直是每个户外人梦想的生活状态。但对于刚刚成家养子的哎呦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前途未卜的冒险。
辞职创业的前两年,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却一时看不到结果,哎呦可以说是脱产搞研究的状态,除了接一些散活,并没有稳定的营收。入不敷出地吃老本肯定不长久,白手起家的创业也自然不被家里人理解。“好好的羽绒厂业务经理你不做,辞职去创业。你的原创设计产品要多久才能盈利?没有盈利怎么养家?”父亲的话让当时的哎呦惭愧而无言以对。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