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我的黄山

2023-04-26 09:44: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我的黄山,天上玉屏 杨绯 摄 我是2017年开始接触摄影的,从刚开始单纯的好奇和好玩,到现在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初学时掏出相机随手一拍,到现在熟练利用光影

我的黄山

天上玉屏 杨绯 摄

我是2017年开始接触摄影的,从刚开始单纯的好奇和好玩,到现在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初学时掏出相机随手一拍,到现在熟练利用光影来捕捉影像。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美丽的黄山,始终是我镜头里的主角,也是陪伴我摄影路上成长的“挚友”。

我认为就摄影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是视觉冲击,即照片第一次展现在欣赏者面前时,所蕴含的充沛情感,能引起拍摄者与欣赏者的强烈共鸣;第二是兴趣焦点,优秀的摄影作品虽然沉默不语,却能以独特的方式引导欣赏者的关注焦点,传达拍摄者的内心话语;第三是色彩均衡,色调与色彩或水乳交融,或对比鲜明,以唤起情感交流。色彩也应与现实吻合,不能相互冲突。

自从相机被发明后,人类终于可以直观记录下感动内心的那一瞬。尤其在旅游的时候,留万千景色于小小的匣子内,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也是一段珍贵的回忆。同样都是拍景,摄影者与旅游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在我看来,旅游者倾向于景色之外表,沉浸于个人之悲欢,他们往往关注景够不够新,物够不够奇,自己够不够快乐,而摄影者则探寻事情之机理,追求物我之和谐,从某一个侧面或者是某一个瞬间去抓取,表达内心感受。由此可见,摄影的内核不在“景”而在“情”,摄影的魅力不在“记录”而在“对话”,摄影的价值不在“孤芳自赏”而在“拍以载道”。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艺术。他与书籍、音乐、影视作品一样,共同作为人类艺术形式的一种,诉说着创作者的内心,激荡着拍摄者的情感,在作者与观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摄影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优秀的摄影作品甚至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今天,弘扬中华文化,是每一个摄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令摄影作品焕發勃勃生机的灵感源泉。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西部的天山,牛羊还在奔驰;东北的乌苏里江已冰封百里;我身边的黄山秋意弥漫;海南岛还是一片盛夏。脚下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名山大川,诞生了数不清的文人墨客,祁连横断,黄河壮丽,长江奔涌,水乡隽秀,五岳巍峨,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宝库。江山如此多娇,身为中国摄影者幸运之至。对于我,这份幸运又何止倍增?因为我所处的这片小天地叫“黄山”。它兼收五岳的壮美,又别具江南的秀色,云海翻腾,苍松迎客,山峦起伏,一步一景,随手一拍,都是风光大片。置身于如此人间仙境,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去拍好黄山。把个人的独特体悟蕴含于作品之中,把黄山对各方来客的热情寄托于作品之中,把中华文化的深刻精髓融合于作品之中,用无声的照片讲好精彩的黄山故事。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