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所爱 是件幸事(3)
爱你所爱 是件幸事
《过渡》系列:废厂,化工桥。金立旺 摄
《过渡》系列:佛像,古塔公园。金立旺 摄
摄影术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恰逢其时地诞生,从1839年到1970年代,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其实用性价值也发展到了顶点,摄影越来越难以应付工业、科学、信息和权力对图像的新需要,以至于“它已经不能再体现一个新的真实性机制”(安德烈·胡耶)。同样,1930年代-197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随着电视、数码相机、数字网络、虚拟世界等新技术的出现,直至当下要面对融媒体传播媒介生态新格局,对于传播类摄影提出了許多挑战。当下,新闻摄影或报道摄影从业者如何应对?摄影记者如何自处?对于那些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同事来说,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找份工作谋生,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且勇敢地踏进这个领域,现实的环境确实有点残酷:还没学会走路,就要求你跑起来,在跑的同时,还提出了其他各种要求……
《科学研究》系列:宿舍楼,酒泉。金立旺 摄
《科学研究》系列:台风过后,永兴岛。金立旺 摄
未来的文盲不是看不懂文字,而是不懂得读图的人。某种角度而言,摄影是一种美学实践。从小缺乏美学系统修炼的人,虽不是文盲,但却会因为缺乏有独特个性和审美能力而成为美盲。摄影的实践,可以让我们随时观照现实,用取景框去框取我们认为的美。有文学才能的人能够自如地驾驭文字,会画画的人可以驰骋自己的画笔,摄影成为我们另一个进行个人化表达的工具。
创造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而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媒介则更为不易。如果摄影是你所爱,如果能做到影像随心,那确是件幸事。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