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讲述着中国古代钱币的故事(2)
币里乾坤:北京市古代钱币展
在我总结第三个“宝”的时候,就有点儿诙谐的意思了,那就是见证历史的“短命钱”。1861年,清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他临终托孤的八位顾命大臣为了巩固既得利益和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将次年年号定为“祺祥”,并铸造钱币。不料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逮捕八大臣,并在不久后废止“祺祥”年号,改用“同治”,致使刚刚铸好的“祺祥”钱未及使用便遭熔毁,仅有极少量流传至今,“短命”的“祺祥”钱如今却堪称清代年号钱中的珍品。
游览第二展厅中国古代民俗钱币展。
中国最早的货币——商代的海贝。
古币馆的故事
一口气说完了镇馆之宝,回过头来再聊聊古币馆的故事,以便为下次去古币馆时预备好“功课”。中国货币起源于夏商,形成于东周,统一于秦代,完善于汉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跌宕的发展演变进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一部多姿多彩的中华货币史就是浓缩的华夏文明史。在进门的东侧第一展厅“中华货币四千年”展中,用朋贝初萌、铢两衡平、嬗变交融、开元肇兴、异韵同工、律制恒通和世纪晨音七个部分展示了中华货币四千年的历史。
在古币馆一层的西侧,就是第二展厅,主要展示了中国古代民俗钱币。民俗钱具有金属铸币外形,不具备流通功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开炉、镇库、馈赠、祈福、纪念、祝寿、上梁等用途的 “非正用品”钱币,也称“厌胜钱”“花钱”。一般认为,民俗钱起源于汉代,宋辽时期已经非常普及;明清两代,民俗钱的铸造和流传都达到了鼎盛,内容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民俗钱图案千姿百态、文字内容丰富多彩,被誉为古代民风民俗的缩微“铜版画”。它的诞生与繁衍,不仅蕴含着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理暗示具有的强大渗透力量。根据民俗钱的外形、文字内容等,古币馆设计了镂空钱、钱文钱、吉语钱、生肖钱、宗教钱、娱戏钱和异形钱共七个专题,展示了它们背后的故事。
祺祥通宝正面(左)和背面(右)。
祺祥重宝正面(左)和背面(右)。
德胜门箭楼中的战鼓雷鸣
古币馆的军事城防文化展设在德胜门箭楼。因为德胜门箭楼周围没有过高的建筑,所以可以很轻松地俯瞰车水马龙的街道,面向南面,可见玉带似的北京二环路,北面便是风景秀丽的护城河了。德胜门箭楼坐北朝南,前楼后厦,通高31.9米,内分四层,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对外的东、西、北三面墙体设四排用于射击的箭窗,共82孔,气势恢宏,非常适合拍照打卡。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