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的民居,有多样性的建筑,且具有美感(3)
道孚民居 藏式建筑的色彩艺术
在来道孚之前,我们就对道孚民居外表多彩,内饰华丽的名声早有耳闻。经朋友引荐,我们拜访了一户道孚普通藏家。房间内部色彩绚丽、雕刻美轮美奂。彩色花纹和线条装饰了客厅、卧室、通道、经房的门楣、窗户立柱。八瓣莲花、法螺等藏传佛教吉祥符号出现在房间内的诸多重要位置,既是祈福,也是装饰。四川朋友对我说:“道孚人就讲究建筑的装饰,尤其是内装饰。这代表主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家族的荣誉。”主人则说,他家的装饰算中下水平,在道孚还有更为豪华的内装饰。我吃了一惊,喝过主人亲手做的酥油茶,表达谢意之后,我们走进另一家“更为华丽”的民居。这一家的内饰,不经意看和刚才一家很像,但是色彩更艳丽,立体感更强。主人自豪地说:“我家的装饰,在道孚堪称一流,《中国国家地理》刊登的道孚民居内部图片就是在我家拍摄的……”他那微笑的表情中流露出无比的自豪。
草原叠山。
所谓华丽,其实就是梁柱之上的装饰画,不再局限于彩绘加立体堆线的平面装饰,而是先雕刻、镂空,再涂以颜料,包括镂空雕、半镂空雕和浮雕。这幢民居的客厅墙壁上,还雕刻着“文成公主入藏”和“格萨尔王出征”的彩绘浮雕内容,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像这种内装饰,总计用时需10年左右,单是工匠费就达几十万元,而那些用于壁画的木材都是从西藏买回的……”主人的讲述,又让我们大吃一惊。
也许对道孚人而言,正是因为这种长时间、高花费的投入,才使得整个修建装饰过程之中既包含了对美好的期待,也不断投入了主人的大量情感。房屋的修建,仿佛是一盛大的仪式,缓慢、隆重而庄严。难怪有学者评价:道孚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就像一幢幢散落在人间仙境中的小宫殿!
就地取材 物尽其用
道孚民居融民族风情、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为一体,堪称藏区一绝。当地人热情好客,去各家参观民居,摄影留念,与主人拉拉家常时,主人会备一些牛肉干、酸奶、酸菜包子、酥油茶等让你品尝。
道孚民居的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又称木楞建筑。以圆木做房子的整体骨架,以泥土或片石筑墙,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横向竖排,两头互相咬合,剖面为内壁;房顶覆以泥地或青瓦,宅基点一般依山傍水,坐西向东。
当地民居之所以是独特的崩空式全木结构,是因道孚有取之不尽的石片做地基,以及玉科森林里丰富的百年木材资源。至于道孚人为何会千百年来如此讲究华丽的内装饰,一定跟道孚人对色彩的热爱以及对藏传佛教的尊崇有关。装饰中出现了诸多鸟兽形象,应当与自然崇拜有关,而乐于在民居建筑上不惜工本,一方面也说明主人非常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对生命的延续有着深刻理解。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