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文学梦(9)
我的少林梦
又走到一个小站,我是怎么上的深圳车,已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很顺利,顺利得到的东西很容易遗忘。记忆里好像是我跟一名检票员说了一下,她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我就混上了车。列车上的旅客寥寥无几,车上留下大把的空位。这对我来说可不是好事,人流少了,不便于“浑水摸鱼”。
果然,车好上,关难闯。在接近深圳关卡的时候,几个乘警像筛子一样,从车头到车尾并排查了过来,不但查票,更要查边防证。我两样俱无,只好诉苦说情。我告诉他们,行李、钱包都在广州被盗,回不了老家,准备进深圳投奔亲戚。深圳的乘警很礼貌,说没有边防证不准进入特区,这是规定,我们也不能违反原则。他们留下一名乘警带我往车门走,说一会儿到了关卡,就把我交给关前车站的人去处理。
列车在关卡前似乎慢了下来,这名乘警用钥匙拧了一下开关,却没有拉开门。意外的是,列车并没有停靠小站,而是重新加速前进。年轻的乘警回头问其他同事,不是要在这里停靠吗,怎么不停了?说完他也走开了。到深圳火车站还有一段距离,他一直守着我也很无聊吧。我这么想着,用手悄悄试了一下门把,车门是可以打开的。我心中窃喜,不动声色地乖乖站在门边。
见到传说中的深圳了。经济特区果然不同凡响,深圳火车站的轨道不下10条,车站附近到处是工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听列车“嗞”的一声,缓缓停了下来。还没等停稳,我一把拉开车门,一跃下车,接连从两辆停站休整的列车轮下钻过去,然后翻过一道围墙,双脚落在了特区大街上。
我知道,警察是不会追来了,但我的心还在怦怦作响。我一直很纳闷,乘警为什么会不知道列车不停关前小站?为什么会提前拧开车门?为什么不在列车到站时看着我?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我明白了,其实这是深圳乘警的智慧。他大概清楚我不是什么坏人,抓我没什么用,但又不能公开放了我,就设了这么个局。可17岁刚从闭塞农村出来的我,哪能想到这些啊!
十
走在特区大街的我,起初还有些惊魂未定。听村里人说,特区边防证查得很严,没证的都会被遣送回原籍。我虽然想回家乡,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想被“押送”回去。再说,深圳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我好不容易进来了,何必急着走。我怀着好奇,一路观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我的心安了下来,肚子却饿了。路旁有一片工地,立了一块牌子,上书“汕头搭棚队”。我心里窃喜,终于遇到老乡了。我钻进木棚,里边只有一个中年人在洗刷锅灶,显然他们刚吃过午餐。我用家乡话和他攀谈,得知我还没吃饭,他就走到大铁锅旁,铲了一碗锅巴给我,说你来晚了,没其他东西吃了。我接过锅巴,一边吃,一边向他打听去宝安西乡的路怎么走。当时同村有不少人在深圳,但我只记得有个邻居在西乡农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