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文学梦(4)
我的少林梦
我爬下高高的火车道,穿过一片农田,走进并不宽敞的瓦房,见到一名瘦弱得好像没吃过饱饭的男子,正忙着刨木料,脚下堆满了木屑。很显然,他是乡村的一名木工,他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是个瘸子。走近他身边,我叫了一声:“大哥,您好!”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面无表情,继续埋头干活儿。如此遭遇,我已不觉得尴尬。在广州,比这冷漠得多的脸色我见多了。
我转向相通的另一间房子,那里有三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地上玩耍。这时,一团乌云飘来,天突然阴了下来,雨说来就来,噼噼啪啪打在屋顶上,雨水从残缺的瓦缝漏进屋里,打湿了孩子游戏的地面。我立刻搬张矮凳,站上去,伸手将屋顶瓦片挪了挪,把几处缺口遮住,雨水顺着瓦片往下流,屋内不滴水了,孩子们接着玩耍了。做了一件好事,我开心地从身上搜出仅剩的几分钱,分给了三个孩子。我想反正都这样了,几分钱也买不到饭吃,干脆给了小孩儿吧。当然,我做的这一切,不无博取木工好感的“图谋”。
雨停了,天晴了,眼看“图谋”无望,我只好起身告辞。男子突然开口叫住了我。他停下手中活儿,问我为何孤身一人流落到此。我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他听后给我出了个主意。他说,你往前走到一个火车临时停靠站,和检票的人说说情,看能不能坐上去韶关的列车。他说以往也有这样的情况,他都是这么建议的,有时还真管用。“试试吧,这里到韶关还有几百公里,你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啊!”说着他从口袋翻出一毛多钱递到我手上,说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就到车站买个饼子吃吧。我眼含热泪,双手接过这位残疾木工的馈赠,一步三回头往车站走,心里默念,有朝一日一定要回来寻访这位大哥,以感谢他的滴水之恩!
列车临时停靠站,果真简陋得很。一间屋子,卖票兼办公。旁边有个卖饼的摊档,我走近摊档,将木工给的一毛多钱买了一个饼子,就着车站免费供应的开水咽下。肚子终于垫了一个角。这是我在广州漂流了9天离开时吃的最后一顿“饭”,从此我将身无分文、风餐露宿挨过4天近100个小时的时光。
开往韶关的列车靠站了,二三十个旅客涌向车门,我赶紧挤在他们中间。检票员每接一张票,打个孔,便放一人人车。轮到我了,我说提包连同钱被人偷了,没钱买票,恳请放我到韶关。“不行,下去!”女检票员毫无商量的余地。此时,我脚已站上车门踏板,情急之下,一个闪身,从检票员右侧钻了过去,迅速冲过车厢走道里的人流,连跨几个车厢,找到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列车开动了,车上乘务员开始查票,怎么办?我心里着急,却要装着若无其事。我远远观察查票方式,是向每一个座位上的旅客要票查对,而路过车厢的旅客他根本不管。于是我离开座位,壮着胆子迎面向他走去。我在赌,赌他不查我。果然,乘务员继续按部就班查票,我“明目张胆”地走过他的身旁,走到已经查过票的车厢,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一路平安到达韶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