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离娘被(2)
月娘忙说:“操啥心?娘求之不得呢!早些日子,你媳妇儿刚生的时候,娘就托进城的人带话了,让你们把孩子放我这儿。你们人忙事多,我一个人也挺冷清,有孙儿作伴,还热闹点儿,也能替你们分担。”
儿子顺便把一套被子从肩上放下来:“这是刚成亲时,请王师傅缝制的离娘被,算起来也用了一年多了。我这趟回来,顺便把这被子带回来。这被子有点儿小,斤两也不足,让小孩儿用正好。”
一看到被子,月娘的眉头不禁皱起来。
儿子不禁问:“怎么了?”
月娘叹口气,把儿子带回来的被子放在手上掂量。接着,又拿起手边自己做的一套崭新的被子掂了掂。最后,她问儿子:“你看看,这两套被子是不是差很多?”
儿子把月娘做的那套被子,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说:“这是娘亲做的离娘被吧?论斤两,论手工,自然没得说。比起王师傅的,确实好很多。”
月娘道:“可为娘的生意怎么这么冷清?”
儿子看了看月娘的神色,想了想,这才开口:“自从娘亲也开始做离娘被后,儿子在城里也一直留意离娘被的事儿。我听很多人说,之所以找王师傅做离娘被,就是图个吉利。”
月娘愣了一会儿,才说:“他们嫌弃我是寡妇,不吉利?”
儿子忙摇头道:“当然不是。他们说新婚夫妇用了王师傅的离娘被,小两口就能和和美美,夫妻和睦,而其他人的离娘被则没这功效。没用王师傅离娘被的夫妇,不少都是吵吵闹闹,终日拌嘴吵架,甚至有的都不到一年就各奔东西了。如今做离娘被的,斤两足或手工好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人逢喜事,图个好兆头,全家欢喜。”
月娘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还有这事儿?为娘只顾着添斤加两,把活儿做得够分量、够精细,不知道外头还有这么些说法。”
儿子说:“我还听说前几天城里的首富林员外要替儿子办婚事,专门请人把王师傅用轿子接了过去。看来,这王师傅的离娘被远近有名呀。”
月娘没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有了小孙子作伴,月娘的日子也欢快了许多。她经营着几亩田地,时不时帮人缝补衣裳,加上儿子也有补贴家用,生活倒比以往富足了许多。尽管找月娘做离娘被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但月娘也不太介意了。
可这一日,村里贴出了一张告示,让月娘又蠢蠢欲动。
告示说,知县大人的独子将于一个月后完婚。为了给儿子准备最好的离娘被,知县大人特地昭告县内所有做离娘被的裁缝,举办一场大赛。每人准备一套离娘被,在择定之日公开展示,最后被知县大人选用的将有重赏,而没被选用的也会有薄酬一份。
这下,月娘按捺不住了。村民们没有眼光,只盯着王师傅那些偷工减料且做工粗糙的离娘被。而知县大人贵为父母官,知书达理,总能分清好歹吧,说不定可借这次比賽揭穿王师傅的伎俩,同时能让自己扬名乡里。这么一想,月娘便决定参赛。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