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裘(2)
血裘
张丛既然与裘远春的遗言扯上关系,仵作便让里正协助张丛安葬了裘远春。裘家族谱厚厚一本,张丛没有去翻,倒是这件可御寒的裘衣,张丛总感觉奇怪,现在摸起来,却不如那日光滑,内里也不见有热度,遂把裘衣收藏起来,专等那裘族人派人来取走。
过了几天,天气已稍微回暖了。张丛的内人把一应冬衣拿出来晾晒。内人晓得裘衣一事,便也挂晾出来。
这时,庙口那边过来个骑驴老道,掌着把仙拂,左扫扫,右扫扫。老道把驴绳拴在庙后的一根柱子上,晃着仙拂,朝茶馆而来。
老道挑了个靠窗的位置,伙计上了一尊茶。他喝了一口,却说,“味淡了,掌柜有没有更好一点的茶?”
这老道是来谈茶论道的?张丛便取下一紫砂陶罐,又重新沏了杯。这下,老道喝了茶,顿感口齿清凉,咂后口中留甘。他赞道:“真是好茶,这茶有名字吗?”
“此乃云雾茶。”
老道却摇摇头:“非也,云雾茶是听过,可你这茶,应叫云雾吼茶。”张丛不解,问:“吼字又从何而来?”
老道指着那茶色碧绿中有层深绿,笑着解释:“在九华山,有座奇峰,半山腰有个虎洞,虎洞前的悬崖壁上有丛云雾茶,老虎每次出来练声,必对着那丛云雾茶吼,那些胆小的茶叶就顺老虎吼出的风齐刷刷地落下,茶农每日必去悬崖下找寻老虎吼落的茶叶,因之得名吼茶。好茶必有灵气儿,这绿中染绿的茶色,就是茶叶的灵魂出窍,普通的茶叶你是泡不出灵魂出窍的。”
老道夸大其词,敢情这茶,像是老道在卖,张丛算是开眼了。老道又说:“掌柜,你这茶馆里可有二凶啊。”
张丛一惊,忙问内情,老道说:“此茶,乃虎啸而下,凶也;另一物,掌柜请随我来。”那老道起身,引着张丛来到茶馆外晾衣架边,摸着裘衣道:“此乃血裘,乃猊兽之皮毛,凶也。”
张丛一头雾水,老道又说:“血裘上本有根噬吮针,附在披裘者皮肤上噬血,血裘上的皮毛经脉才复活,方可暖身也。”
张丛抱过血裘,细细搜寻,果然在血裘的衣领处,有个吮针连接着皮毛,像是与生俱来的。老道接着说:“张掌柜押二凶在此茶馆,怕一山容不下二虎啊。”言外之意,张丛却听不大懂。
自老道走后,张丛总感觉茶馆有些不对头。
这天,胡押镖出了趟远镖回来,便来茶馆,叫了盅老茶。不料,胡押镖饮了半口,却喷出茶水,说:“张掌柜,是不是搞错了,你家伙计给我泡的什么茶?”
张丛知道,胡押镖最中意的是茶馆的老茶,名为“一锣春”,是隔年茶翻炒的,陈年味的厚韵更足。张丛拿起剩下的半盅,用手了袅袅的茶气,凑在鼻翼一嗅,果然不是那股陈年味,淡如水,却杂着股恼人的腥气。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