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
大嘴
李永生
故事里的三个人,分别是周大嘴、周小嘴和万老嘴。大嘴、小嘴、老嘴,是这三个人的绰号,三位真名叫什么,不知道。
周大嘴和周小嘴是爷儿俩,大嘴是爹,小嘴是儿。爷儿俩长得像,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别的地方不说,单说嘴,都一样出奇地大,宽牙厚唇,一笑嘴角能啃着耳根子。老的便被人叫成了周大嘴,小的就成了“小周大嘴”,叫来叫去,人们图省事,“小周大嘴”便简化成了周小嘴。
大嘴小嘴爷儿俩,都给万老嘴当长工。万老嘴也长一张大嘴,在野三坡这一亩三分地,算得上数一数二的财主。
有人说,嘴大吃四方,万老嘴不富贵才怪!也有人抬杠,说嘴大就能吃四方?那周家爷儿俩嘴大,不穷得光腚?
这杠,抬得有点儿早。
万老嘴顿顿小锅炒菜捏酒盅,唾沫星子都裹着二两油;周大嘴爷儿俩天天稀粥就咸菜,半拉月也见不着几滴荤腥,嘴里淡得能跑出个鸟来。不过,周家爷儿俩却过得快乐,干活儿从不偷懒,铡草推磨,耪地抡锄,脚步轻快,哼着小曲,整天乐呵呵的。爷儿俩还常逗闷子,开玩笑没大没小。万老嘴就爱叼着烟袋看爷儿俩干活儿逗闷子。
小嘴说:“爹,我咋就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大嘴说:“你是我儿,我是你爹,能不一样?”
小嘴摸摸头说:“那我若是你爹,你若是我儿,一样不?”
万老嘴被逗笑了,一高兴,就叫老婆拿个鸡蛋赏爷儿俩。周小嘴接过鸡蛋,在蛋皮上抠个小洞,扬脖张嘴,当场生喝,更惹得万老嘴乐不可支。
这些天,万老嘴肚子不消食,望着满桌七碟八碗张不开嘴。大老婆说:“撑的,饱了蜜不甜。”小老婆说:“这一桌吃食若给了老周爷儿俩,保证连鸡骨头都塞到肠子里。”
一提老周爷儿俩,万老嘴忽然就来了兴致,就想看周大嘴爷儿俩吃饭。
大嘴小嘴就住在牲口棚旁边的小屋里,万老嘴不想惊动他俩,走得轻手轻脚。还没到跟前,他就听到了碗筷的撞击声,也听到了爷儿俩的谦让声:“爹,吃肉吃肉。”
“行,吃吃,你也吃,来来,吃鱼。”
“别光吃,喝酒喝酒。”
“喝酒喝酒。”
万老嘴丈二的和尚,又蹑手蹑脚地来到窗户下,这时他似乎明白了—哪来的酒?哪来的肉?哪来的鱼?……家贼难防啊!
手指蘸上唾沫抠破窗纸,往里一瞄—屋内油灯如豆,爷儿俩正盘腿坐在土炕上,围着黑乎乎小方桌吃饭,黑黢黢的影子似两只大熊。
揉揉眼使劲看,见爷儿俩每人托着一只粗瓷大碗,筷子在里面搅和。桌子上除了一碟老咸菜,啥也没有,干干净净,连个花生米芝麻粒也没有,连个鱼刺鸡骨头也没有。万老嘴惊诧如痴,就换了一只眼看—还是一碟老咸菜,其他啥也没有。这时他听到周小嘴用筷子点着桌子说:“爹,吃肉吃肉!”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