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听风瓶
真假听风瓶
任荣婷
民国年间,有个叫永成铺的古玩店。掌柜名叫胡八,其貌不扬,却没人敢小瞧他。为啥?因为胡八在永成铺做了十年的掌柜,从没打过眼。
胡八这人,年轻时候是个做仿品的圣手,后来觉得这事儿阴损,转而做了古玩铺的掌柜。这看似颠倒的身份,却是他从不打眼的秘门。胡八是做仿品的祖宗,你说那些赝品哪儿还能逃过他的眼?行里人都说,永成铺出来的东西准没错。
这日,永成铺来了位客人,一身蓝色长衫,做工讲究,却十分老旧。胡八一看这装扮,登时猜到这八成是个家道中落的朱门子弟。胡八赶紧从柜上下来,冲长衫一拱手:“兄台上座,喝杯茶慢慢聊。”长衫这种人,往往手里有好玩意儿,又着急用钱。低价买好货,掌柜们乐得赔个笑脸。
长衫一挥手:“不喝茶,听说永成铺最识货,您看看这个。”说着,长衫把手里的四方包袱往茶几上一放。胡八到底是掌柜,嘴上客气着:“好,我先过过眼。”身子却稳住不动,给店里小厮使了个眼色,让小厮打开那包裹。这是为了压住场子,给谈价钱铺路。包袱打开,胡八再也稳不住了,一双眼睛直冒光。那锦盒里装的竟是一只听风瓶!
听风瓶原是宋代皇宫里的奇巧玩物,存世极少,在行里被誉为无价之宝,仿品也多。眼前这只线条流畅,触感温润,品相极佳。瓶身如锥,瓶口狭小,通身薄如蝉翼。底座通透如玉,呈三角之状,最上一角有着针尖大小的豁口。长衫面露得意之色,把瓶口往那三角底座上一搭,仅靠那豁口,轻松支起了整个瓶子。瓶身斜倚,直翘向上,看着惊险,可轻轻一吹,瓶子便稳稳地随底座转了起来。这一转既是瓶身的轻巧,也是底座机关的精妙。
长衫吹听风瓶时,胡八一直仔细观察。听风瓶之所以成为传奇之宝,就在于无论风急风缓,瓶子都能听风摆布,转得稳稳的。眼前这只一直转得稳如磐石,“一看二转”后,胡八断定是真品。
“您这是无价之宝,怕是十个永成铺也买不下来。话又说回来,再好的宝贝也怕有价无市。我说一句托大的话,除了永成铺,没人敢收这个。“胡八这番话绵里藏针,却是大实话。长衫是个爽快人,听罢哈哈一笑:“掌柜的不必担心,一万大洋,多一块不要,少一块不卖。”一万大洋不是个小数,但永成铺也还能拿得出。胡八稍作思忖,起身转去了后堂,东家见是听风瓶,又有胡八把关,哪能不动心。东家当场拍板,收了听风瓶。
没多久,永成铺收了听风瓶的消息不胫而走。有财大气粗的人,甚至把价开到了五万大洋。胡八早就跟东家商量好了,一年之内,听风瓶决计不卖。用胡八的话说,他要用听风瓶赚“名”,然后再赚“利”。没过几天,永成铺放出消息,十日后在望湘楼办一场观瓶大会。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永成铺给自己搭戏台出风头呢。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