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一碗打卤面

2023-05-08 09:34:4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一碗打卤面,林华玉 李家村六十多岁的汪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多年了,为了治好她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的老伴儿李七还要到二十多里远的城里干建筑工。 汪老太的

一碗打卤面

林华玉

李家村六十多岁的汪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多年了,为了治好她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的老伴儿李七还要到二十多里远的城里干建筑工。

汪老太的儿子青儿在城里一所中学教书。本来二十多年前她曾经有一个女儿的,小名叫红儿,与青儿是龙凤胎。可在七岁时,青儿、红儿同时得了急病,高烧不退,村里的赤脚医生治不了,就叫他们赶紧去医院。上医院需要一大笔钱,李七家没有钱,在村里借了一圈后,把青儿送到医院诊治,却把红儿留在家中,然后去邻村请了个巫婆来家跳大神驱邪。这么一耽误一折腾,红儿不到三天就死了,死得很凄惨,因为太难受,她的胸脯都被自己的小手抓烂了。

看着孩子的惨状,汪老太心如刀绞,抱着孩子的尸体放声痛哭,李七从她手里硬是把红儿尸体抢过来,扔到村西的舍林去了。舍林就是小孩子的墓地。乡下有个规矩,幼时死去的孩子不能入祖坟,只能扔到舍林里,也不掩埋,任野兽和乌鸦啄食。

老两口好容易将儿子青儿拉扯大,还供他上了大学,娶了媳妇,谁知青儿小两口对二老并不好,一年到头极少回家,特别是汪老太瘫痪以后,青儿两口子嫌她大小便失禁太脏,更是很少登父母家的门了。

汪老太躺在炕上,回忆起红儿临死前的惨状,一边捶着自己没有感觉的腿,一边垂泪道:“我这都是罪有应得,遭到了报应呀!”

这时,有人敲门,汪老太收起思绪,拿衣襟擦了把眼泪,说声:“谁呀?进来吧!”门打开了,闪进来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只见她个子高高的,长得很漂亮,打扮得很时尚。汪老太问:“姑娘,你找谁?”姑娘说:“大娘,我赶了几十里的路,渴极了,我可以在您这里讨口水喝吗?”

汪老太看着眼前的姑娘,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很亲切,但她说不出是为什么,就为难地说:“闺女,你也看见了,俺是个瘫子,你自己去厨房生火烧水吧!”

姑娘一扭身进了厨房,很快,她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轻轻吹着,等水凉得差不多了,她把汪老太扶了起来,先给她喂了一口。

说实话,汪老太还真是渴了。因为老头子在城里打工,白天家里没人,为了减少排泄,她每天早上只吃很少的饭,水更是润润唇而已。

汪老太的眼睛湿润了,只觉得这姑娘喂的那水甜极了,一口水下肚,浑身那么清爽。

姑娘将最后一口水喂到了汪老太的嘴中,然后说:“您饿了吧,我去厨房给您做一碗打卤面吧?”

汪老太想起红儿生前也喜欢吃面,那时,家里穷,一年吃不了几次白面,只有过年节时,汪老太才会从瘪瘪的面袋中舀出一碗面粉,和面、擀面、切面,面条煮熟后再做卤子。卤子很简单,多数时候就是菠菜摊上一个鸡蛋,加一点粉条。一切做完之后,红儿就高兴地跳着小脚,拍着小手,问娘要面吃,然而,每次擀的面和卤大多进了她爹李七和青儿的碗中,娘跟她的碗里只剩下少量的面和汤。幼小的红儿不懂事,闹着要青儿的那一碗,却总是会挨李七的一顿打,现在想起来,汪老太的心还是像针扎一样疼,眼泪禁不住要流下来。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