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丘北风的来历(2)
君子报仇
随着登寿堂的败落,德茂堂迅速崛起。由于垄断经营,万粮一次次提高药价,而百姓只能忍气吞声。为了去别处购买更便宜的药,因而延误病情,甚至由此丧命的例子也时有发生。这期间也曾经有过几位富商,开过新的药房,但最终都被万粮雇用的打手给搅黄了。
此种情景,转眼便维持了十五年,而万粮也早已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没有人敢挑战他的地位,即便是吴县令,也与他称兄道弟。
这天清晨,德茂堂照例顾客盈门。突然,不远处响起了一阵鞭炮声,引得众人纷纷回头。原来是斜对面的店铺开了间武馆,美其名曰“北风拳馆”。
馆主自称丘北风,年纪轻轻,也就二十六七的样子。但口气很大,说要大摆擂台十日,十日内无人胜他,他才正式开馆收徒。
丘北风的傲慢激起了各路高手挑战的决心。十日间,衙门的捕快,民间的拳师,纷纷上前应战,但无一不是大败而回。很快,丘北风便声名鹊起。十日后,他的武馆正式开张,而想要成为他徒弟的人,早已踮着脚尖排队多时了。
丘北风以教授南拳为主,根据学徒所付費用的不同,制订了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教学计划。如此过了几年,他的徒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也成了这个县城鼎鼎大名的丘师傅。到了三十岁,衙门的张捕头又将其亲妹妹嫁于丘北风。如此,丘北风的根基更加稳固了。
丘北风的妻子张氏,虽然没读过书,但为人聪慧而有远见。她一直觉得拳师是碗年轻饭,又充满凶险,便诚心劝丘北风改行。
丘北风反问她:“除了打拳,你觉得我还能做什么呢?”
张氏回答:“随便做些生意就行,这个可以再商量。”
“其实我早就想好了,”丘北风笑着说,“三十岁前我要以拳术立业,三十岁后我要以医术扬名。”
张氏惊讶道:“你还懂医术?”
丘北风又笑了:“医术才是我最擅长的,拳术倒还在其次。”
不久之后,北风拳馆更名为北风医馆,丘北风开始挂牌行医了。冲着丘北风的大名,前来北风医馆的病患从第一天起就络绎不绝。人们都想争先领略丘北风的医术,而丘北风也没令他们失望。他妙手回春的造诣,很快便让人们忘掉了他拳师的身份,从此以丘大夫相称了。
随着丘北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医馆看诊的病患也越来越多。但麻烦的是,丘北风只负责开方,并不提供药,要抓药还得去万粮的德茂堂,这让患者大感不便。他们实在不想再踏进德茂堂了,便纷纷建议丘北风开设药房。
起初,丘北风只是笑而不答,而百姓的心意则越发迫切。到最后,几乎满城百姓都在呼唤丘北风开设药房了,丘北风这才顺势而动,以多年来的收入,开办了与德茂堂规模相当的大药房。从此,百姓可以看病抓药两不误了,而德茂堂前的顾客几乎一扫而空。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