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奇:刘白菜(2)
刘白菜回乡
爷爷再走时,就带着奶奶和我爸爸。
这座南方小城,安然静谧。奶奶本是北方人,从没到过南方,想不到来到这里后,她竟然没有丝毫不适感。她很快就和周围的人们混熟了,也学会了做南方菜。爷爷是干部身份,他的家属也得到照顾,很快就给安排了工作。爸爸也到小学里读书了。一家三口,生活得和和美美。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爸初中毕业,该找工作了。那时候工作不好找啊,奶奶一再劝爷爷,还是去找找孔书记吧,他给垫个话儿,工作没问题呀。爷爷本来是不想去的,可他拗不过奶奶,也真不想看着儿子没事天天晃着,就去找了孔书记。孔书记就是当初的孔连长。
孔书记当时怎么说的,爷爷回来没说。反正,爷爷连着去找了孔书记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爷爷回来了,黑着一张脸,很沉重地对奶奶和爸爸说:“咱们走吧。”
奶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还以为是听错了,问道:“你说啥?”爷爷说:“回老家吧,咱都回去,这里不是咱待的地方。”奶奶跳起来,问道:“为啥呀?”爷爷摇了摇头,没说话。爸爸也问:“是不是孔伯伯没答应帮我找工作?”爷爷摇了摇头说:“他答应给你找了。”爸爸惊得目瞪口呆:“那为啥还要走?爸,咱的日子多好呀,同学们都羡慕死了!”爷爷仍是执拗地说:“走,走吧。”
爷爷决定的事,那是万万改变不了的。更让奶奶和爸爸不明白的是,爷爷没有请调,而是要辞职回家,他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于是,交了房子,折变了家具,像十几年前一样,爷爷带着奶奶和爸爸又回到了老家故城农村,仍当他的农民。
爸爸的工作彻底没了指望,也只能回村里劳动。可以说,爷爷这个唐突的决定,彻底改变了爸爸的命运。爸爸心里气呀,从此跟他心存芥蒂,很少说话。
一天晚上,爷爷叫过爸爸:“涛啊,你十八岁了,爸该传你手艺了。传手艺前,爸先教你怎么做人。不管到了啥时候,做人都得本分。心里要有杆秤,该做的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明白不?”爸爸点了点头,爷爷就开始教爸爸刀工。
爸爸心灵手巧,又兼着爷爷亲传,进步很快,做的菜也是模是样了。尤其那味道,果真是老刘家的嫡传,别人想仿都仿不来。味道这东西瞒不住人,更何况老刘家早已名声在外,谁家再娶个媳妇嫁个闺女的,要办几桌,都请我爸爸去掌勺。他虽年纪轻轻,但却很受尊崇。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我爷爷的老战友。爷爷就让爸爸整了几个菜,一壶酒,俩人边喝边聊。起先就聊到孔书记,老战友一拍桌子,气愤地说:“他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咱们两个战友。陈光达、费大方,都跟着蹲了号子!”爷爷忙着细问端详。老战友就讲起来。那孔书记当上了大领导,嘴巴也馋起来,老想着吃山珍海味。他那点儿工资哪够呀,就想到了歪门邪道,让两位负责采购的老战友给他李代桃僵。结果前段时间露了馅,上面派人来查,数额很大,三个人都进去了。三个老战士啊,没被敌人的枪炮打中,竟倒在了嘴巴上,真是可惜。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