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与狼争食
捡洋落儿
狼不吃是个苦命孩子,十岁时死了爹娘,吃百家饭长大。人说这种孩子,走两个极端,将来不是忒好,就是特坏。好,能成社会贤达甚至封侯拜相;坏,会坏得没边,千人戳万人恨,死后不留全尸。
狼不吃属于后者。
狼不吃自然不是这人的真实名字,百家姓没有姓狼的。但大家都叫他狼不吃,真名叫什么,甚至姓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人一辈子和狼有缘。
三岁那年,在门口玩尿泥的时候被一只母狼叼走了,幸亏被及时发现,大家吆喝着拼命追赶,筋疲力尽的母狼才丢下他夹着尾巴跑了。
十几岁的时候,被一只饿狼偷袭过。那老狼受过伤,嘴巴大概是被“鸡皮炸药”炸过,只剩下一个上嘴茬。鸡皮炸药,是我们这一带猎人常用的土炸药,把炸药用鸡皮包裹,野兽贪吃去碰,就炸响。当时,那只狼从后面悄悄扑向狼不吃,把一双大爪子搭在他双肩上。这是狼惯用的手段,只待人一回头就一口咬住脖颈。狼不吃果真下意识地回了头,也多亏那只狼是半个嘴茬,想咬他没咬住。狼不吃一激灵,急中生智,双手攥住老狼的爪子向下一拉,脖子一挺,脑袋顶住了狼的下巴,就这么硬生生地把一只大活狼给背回了家。两个腿肚子被狼的后爪抓挠得血糊糊的。也就是从那天起,大家给这个人起了个绰号“狼不吃”。
狼不吃走邪路,小时候偷鸡摸狗,长大了坑蒙拐骗。再后来竟干起了偷坟掘墓的勾当。
盗墓分两种,一种为“干湿活”,一种为“干干活”。所谓干湿活,是指盗新坟;干干活,指盗古墓。狼不吃“干”“湿”活都干。为学习盗墓的技艺曾专门拜过师傅,技术很好。起初,他兔子不吃窝边草,专跑到外地做活;后来贼性越来越大,就什么都不计较了,在家门口也作案。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防着他。谁家死了人,棺材里如放了贵重随葬品,为了蒙骗狼不吃,出殡前儿女们总要哭喊几句:“爹啊,你这么心疼我们,死了也不带一件东西走啊!”或者喊:“娘啊,你咋這么命苦啊,就那么干干净净地走了啊!”为了争取更加真实的效果,嫁出去的闺女还要和哥哥弟弟们演双簧,“啪”,脆生生地扇“不孝儿”一个嘴巴。
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老在外边跑总是不太平,狼不吃消停不少,日子也就过得寡淡。
三天前,国军和日本鬼子在距我们村十里远的大叉子沟打了一仗,双方死伤惨重,都还没来得及收尸。狼不吃听到这个消息,就想去那里捡“洋落儿”。这是个大活儿,为了让自己的胆气更壮一些,先是找了个小酒馆闷了三两“涞阳小烧”,然后打着饱嗝,一步三晃连夜奔了大叉子沟。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