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故事:同归于尽
血战野鸡浜
1940年6月的一天傍晚,野鸡浜村郊南头的一间土屋前,一位五旬左右的妇人借着夕阳在做针线活儿。妇人叫阿彩,她在给抗日战士们做军鞋。
一个时辰前,江南抗日义勇军(新四军的前身)三支队一、二中队的战士们行军到村里。见战士们背着包、扛着枪,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村里,阿彩出屋,挤进欢迎的人群喊着:“义勇军,打胜仗,打得鬼子抱头窜……”
喊声中,一名小战士跑出人群给她敬了一个礼,笑眯眯地说:“大娘,您和我娘长得很像,看到您我就想起了我娘,我现在就向您敬个礼,以解我的思娘之渴。”
“小伙子,我还没给你倒水呢,这些你拿着吃啊!”阿彩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馒头和一个熟鸡蛋塞给小战士,小战士死活不收。就在他俩推来阻去时,一名青年战士走上前,对着阿彩敬礼,“大娘,您好,我是一中队班长江军。”青年战士把目光转向小战士,“孙岳,你还不归队?大娘,对不起,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阿彩想:这军队的战士们多有礼貌,大娘大娘的,称呼多么亲切啊!想到这儿,她眼睛湿润了,看着归队的班长和小战士,阿彩举起左手,使劲摇着,再次和着欢呼的人群喊道:“义勇军,打胜仗,打得鬼子抱头窜……”
一阵狗吠,阿彩从沉思中醒来,她把目光看向窗外。窗外,鸟儿开始归林,芦苇、竹林失却了色彩,夜幕已经降临。
阿彩静静地趴伏在窗口,一双警惕的眼睛穿过夜色,直直盯着前方。方才村长和部队领导们说话的时候,她听得仔细。义勇军这次是由昆东返回常熟唐市执行任务,因天色将晚,在村内宿营。后来,村长把他们带到了村中土庙后的祠堂里。阿彩希望战士们能多多休息,她用力睁开眼睛,仔细扫视着四周,脑海中分析着各种对战士们不利的因素。
凌晨时分,阿彩关窗睡觉,她想天快要亮了,这一晚终于平安无事,过会儿战士们就可以开拔。
就在这时,一阵“呀——呀——”的乌鸦叫声响彻夜空。这叫声让人心惊。不好!有情况!阿彩跑出土屋,奔向河边的芦苇丛。她用手轻轻拨开芦苇,看到月光下,半里开外小河对面的水田里,清清楚楚,一群人影在向前移动,明晃晃的日本朴刀闪着寒光。“啊!”阿彩头皮一紧,惊叫出声,“日本鬼子进村了!”
借着芦苇丛的掩护,阿彩向祠堂跑去。到了祠堂前,祠堂里黑沉沉的,没有灯火。她紧张起来,呆呆地立在祠堂门前,嘴中轻唤:“有人吗?有人在吗?村长,鬼子进村了,有百十来人呢!”
一个低低的声音从阿彩身后传出,“大娘,快快回去通知乡亲们躲藏一下,我们将去阻击那些鬼子兵。”原来战士们早有准备。阿彩转过身,看到了许多战士已经站在她的面前,一阵严肃的声音响起:“一中队听令,你们由支队长吕炳奎带队从侧面进攻;二中队听令,你们由参谋长周达明带队从正面阻击。”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