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一去不回(3)
海东青换命
这回乾隆恨不得跟海东青同吃同睡,搞得后宫嫔妃都嫉妒这只鸟了。这也不怨乾隆,大清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骨子里就把海东青当神鸟一样。
但海东青驯不出来,再好也没用。乾隆这次特意找来宫里的首席驯鹰人,他仔细看了看海东青,胸有成竹地说:“万岁放心,那种不能驯的海东青,小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只海东青是可以驯的,绝不会自寻死路!”
想不到,这次同样是一去不回。
是非曲直
五天之后,驯鹰人面如土色地跪在乾隆面前,乾隆脸色铁青:“朕要为了一只鸟杀你,后世史书必说朕是个昏君。可你大言不惭,说绝不会失手,结果丢了海东青,又有欺君之罪,朕不杀你,何以服众?”
驯鹰人拼命磕头:“万岁开恩,小人与师兄共同学艺,几十年未曾失手,这次真是一败涂地!”
乾隆想起了什么,问道:“你师兄?可在宫里吗?”驯鹰人摇摇头说:“万岁忘了,师兄在先帝爷手里犯了事,被赶出宫了。”
乾隆仔细想了想说:“想起来了。当时有人进献两只海东青,先帝讓他驯,他说有一只是不能驯的,驯了必死,不如放生。先帝不信,结果他没带卡子,偷偷放走了一只。先帝本要杀他,只是先帝信佛,不愿为鸟杀人,就抽了他三十鞭子,赶出宫去了。你那师兄现在何处?可否找他来驯鹰?”
驯鹰人连连摇头:“师兄出宫后,首席驯鹰人的位子就让给小人了。师兄带着几个徒弟远走江湖,跟小人断了联系。”
乾隆想了半天,终究气愤难平,于是命人将驯鹰人先押进牢里,还布告天下,让百姓讨论驯鹰人该不该死。
各地官员众说纷纭。按理说一个驯鹰人办砸了差事,要打要杀都是小事,皇上这究竟是想杀不想杀呢?有人判断,皇上想杀,又怕被说是昏君,需要大家担当罪名,于是上书说欺君之罪,该杀!有人判断,皇上不想杀,想借此宣扬自己的仁德,于是上书说万岁仁德,重人轻物,不该杀。
乾隆看了折子,不置一词。
想不到三天之后,那只玉爪海东青竟然飞回来了,爪子上还绑着一张纸条,只有五个字:“海东青换命”。
乾隆哈哈大笑,命人将驯鹰人放出来,说:“你师兄救了你。这只海东青的事不怨你,它本就是驯过的,而且驯得太好。前两次被放出去,它忍着饥饿一路飞回主人家里,它脖子上的卡子是皇宫专用的密锁,别说普通人,就是一般的驯鹰人也解不开。能把海东青驯成这样,又能打开皇宫密锁的,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师兄一个人了。朕找不到他,但朕相信,他既然肯用海东青救别人,就一定肯救你。所以朕才布告天下,就是为了让他看到你下狱的消息。”
驯鹰人愣了许久,忽然号啕大哭起来:“师兄啊,你明知道当年是我向先帝告密的,为啥还要救我呢?”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