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江湖传说:白书生

2022-10-08 21:29:3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寻针,这天,崖村来了一个人,头戴儒冠,举止文雅,宽大的白色袍袖随风飘动,俨然一副书生模样。该人朝村民拱手施礼,自称姓白,来自南边,因家乡发大水,家人失散,他

寻针

这天,崖村来了一个人,头戴儒冠,举止文雅,宽大的白色袍袖随风飘动,俨然一副书生模样。该人朝村民拱手施礼,自称姓白,来自南边,因家乡发大水,家人失散,他逃难到此,想找些谋生的路子。他的南方口音很重,有个村民听懂大概,手指朝北的几座山,缥缈的云烟似白色的轻纱缠绕着山腰。他看了一会儿,点点头,径直朝山上走去。

崖村山多不高,山山相连。村民大多以种烟草为生。白书生在山上转悠一番后,选了块杂草丛生的闲地,开始动手清理。

白书生貌似文雅,干起活儿来却利落迅速,很快便盖起了一间木屋,屋前屋后开辟出几块地。他用银两换取村民的烟苗,又种下小麦、油菜和蔬果。白书生随身带了一支箫,月朗风清的夜晚,箫声响起,慷慨苍凉,低沉哀伤。村民们听了,说:“这个白书生,心里藏着大悲呢。”

到了6月,烟叶长开了。看过去,郁郁葱葱的烟田,青翠肥大的烟叶,在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碧浪。白书生的烟田烟叶肥厚,烟株粗壮,长势非常好。

7月收割季节,一些人上山来采摘,他们把烟叶运到烤房。有人说:“白书生种的烟叶加工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吸味醇和。”渐渐地,很多外地烟商慕名而来,提早预订白书生的烟叶。

白书生性子喜静,除了买生活必需品下山,和村民来往不多,谦和的外表下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村民眼馋他的烟叶长势,就派了一个懂点儿文墨的村民上山。他先是向白书生说了一番客气话,白书生微微一笑,说:“你是为烟叶一事来的吧?”

村民有点儿尴尬,说:“正是。”

白书生说:“这个忙我可以帮。你先回去,到时候你们会看到的。”

村民们一直未见白书生现身,只在有月亮的夜晚,听见他的箫声一遍遍地响起,直到整个村庄在如水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他们的梦里,白书生一袭宽大袍袖,衣袂飘飘地从弥漫着白雾的山上下来,犹如从云端下凡。

这个人被心急的村民再次上催促山。白书生见了他,说:“放心,今年的烟叶肯定和我的烟叶一样长得好。”

他将信将疑地下了山,把原话告诉村民。不久,他们发现地里的烟秆长得繁茂粗壯,挂着晶莹露珠的肥厚叶片,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齐刷刷、绿闪闪,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从未见过自己家的烟叶长得这么好。那是上天给咱崖村披上的一件绿衣啊。村民们兴奋地奔走相告,说白书生是崖村的福星。

崖村出名了。这次,有更多的外地烟商来到崖村,烟叶卖了好价钱。有村民提议要上山好好感谢白书生,到了山上才发现,人去屋空,白书生不知道去了哪里。

十来天后,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山上传来熟悉的箫声。村民们静静地听着,觉得这次的箫声跟以前有点儿不一样,心里泛起隐隐的不安。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