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故事:传统大缸
诡异的老窑帽子
一
从前,老窑镇是一个大窑场,烧造的大缸远近闻名,如今,传统窑业风光不再,只剩下了一座座或大或小的缸窑湮没在废墟荒草之中。
缸窑下圆上尖,远看就像个大帽子,所以人们又管缸窑叫“窑帽子”。其中有个老窑帽子又大又高,年龄超过了百岁,传说当年狠心的窑主曾把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推进这座窑里和大缸一起烧了,女人阴魂不散,一直在老窑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游荡。坊间流传的故事有鼻子有眼儿,令人毛骨悚然。如今窑场荒废了,更少有人来,就连走路都远远避开老窑,生怕沾上晦气。传说归传说,但赵大缸却真的在老窑里“撞鬼”被吓了个半死。
赵大缸原名叫赵化刚,是老窑镇缸匠的后代,他从小就对烧窑情有独钟,如今老窑镇的人都去寻找新的谋生出路,唯有他割舍不下那份情结,自己盘了个小缸窑,天天和泥托脱烧窑,把自己整得跟泥人古董似的。虽然他绞尽脑汁花样翻新,各式各样的大缸小缸做了不少,却销路不畅,入不敷出,日子混得不成样子。三年前,他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笔钱准备还银行贷款,却被一个朋友骗走了,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他老婆又气又恨,愤然离他而去,他成了老窑镇头号大笑话。后来“赵化刚”渐渐被人忘了,“赵大缸”便成了他的新名号,其中不乏贬损之意。
这天,赵大缸在一家小酒馆一个人喝闷酒,本想借酒消愁,却越喝越愁,想起那一桩桩窝心事,连死的心都有了。烈性白酒喝了一碗又一碗,也不知到底灌进肚子里多少碗,等他走出酒馆时,眼神迷蒙,天旋地转,东西南北都改变了方位。他趔趔趄趄骑上电动车开上了马路,风在耳边呜呜作响,路上的行人纷纷给他让路,他好不痛快惬意。突然,他发现路边站着一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刚想躲闪,可车速太快,已经来不及了,只听“砰”的一声响,那个人就飞了出去,无影无踪了。他脑袋“嗡”的一声,心想,坏了,肇事了!可在酒精作用下,胆量膨胀,无所畏惧,他不但没有停下车来,反而加大了电门,风驰电掣般飞离了“是非之地”,把呼喊声远远抛在了身后。
赵大缸驾驶着电动车向前飞驰,稀里糊涂拐上了一条小道,一路颠簸,所向披靡,当他看见有一堵老墙挡在面前时才知道,已经鬼使神差来到了那座废弃的老窑帽子跟前。这时天上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他把车往一个破大缸上一靠,也顾不上晦气不晦气了,一头钻进了窑里。
老窑帽子里非常空旷,挂满了密密的蜘蛛网,满地都是破烂的残缸碎罐,缸碴子龇牙咧嘴,叫人无处下脚。此时喝下去的酒精开始发作,赵大缸倒在缸碴子上便呼呼大睡。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