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24)
郑发闹陪都
黄显声说:“抗战五六年,国土沦丧未能光复,他们却专门对付自己人,这不对啊。”
他转而又问起郑发的案由,郑发亦从头道来。黄显声说:“你跟老蒋是这层关系,尚陷囹圄,足见戴笠心狠手毒。日后说话千万小心,这里关的什么人都有,尤其要提防军统方面的‘犯纪律人员,他们正挖空心思四处刺探情况,以便多打小报告,争取减刑。”
两人正在说话,只听得一阵喧哗,又看见特务带着两名犯人走上坡来,去邻近平房内用担架抬着一位老妇人出来,前呼后拥走过去。
郑发问:“这老妇人是谁?”
黄显声啐了一口,不屑地说:“大汉奸周佛海的老娘。表面上说是关押在此,实则养尊处优。她哪天只要一发病,特务就要送她去贵阳住院治疗,比侍候亲娘还周到!他们对汉奸家属这么无微不至,抗日不抗日就该打个大问号。”
息烽监狱里建有草作部,由犯人从事制作草鞋;有鞋作部,从事制作布鞋;有缝纫部,从事制作军衣军裤。黄显声是狱中的生产组长,他叫郑发的老婆去鞋作部打工,每月可挣10块钱,改善生活,又叫郑发的女儿去缝纫部,学点儿手艺。他也叫郑发去草作部打草鞋,郑发愿去,但周养浩不同意,担心戴笠追究。因为军统局按照“优待”规定,每月发给郑发30元津贴,他不必再打工。
隔了几日,周养浩召郑发去训话。
自從1933年经戴笠介绍加入复兴社特务处以来,周养浩的法律系学位并未给他带来优越和实惠,特务机关各种无情的纪律使他如履薄冰,时常感到不得志。他原本也会默默无闻,干到领养老金退休为止,没想到福星高照,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原来,圆滑的毛人凤被戴笠看中,提升为局本部主任秘书,在局里炙手可热。而毛人凤的族亲毛超群,正是周养浩的老婆,有了这层裙带关系,周养浩才平步青云,被委任为军统最大监狱的主任。
为了干出一番实绩,周养浩异想天开,居然要把集中营办成“大学”。他下令将犯人改称为“修养人”,将牢房改称为“斋房”,白天不上锁,也不给犯人戴镣铐,并适当改善伙食,开展文体活动。他这一招,使政治犯死亡人数下降,令戴笠大为欣赏。不过,他想软化诱降共产党人的阴谋,从一开始就受到坚决的抵制。
郑发被叫到主任办公室,见到一位政治犯正跟周养浩顶嘴。那个人戴副眼镜,很像是教书先生,后来才听说他叫罗世文,被捕前系中共川康特委书记,是个要犯。
周养浩甜言蜜语,劝说罗世文担负一部分文化工作,协助他办“大学”,还许给罗世文种种方便,想借罗世文的威望來影响感化政治犯。
罗世文当场拒绝。
“出来工作还不如坐牢吗?罗先生应仔细算算这笔账吧,做工作还有一定的津贴补助呢。”周养浩说道。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