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夜话:耕牛雪夜失踪,神算占卜另有隐情(12)
欢喜牛
刘太能与三癞子伯侄俩合不来。三癞子的爹是独苗,死得早,堂伯也算是至亲,但堂伯对他们孤儿寡母并不十分照看,前几年,因为祖屋分配的事,三癞子认为堂伯有意欺负他们娘儿俩,曾经当着堂伯的面将神龛上的香炉钵一棍子打了个稀烂,还扬言:“分不好就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有些六亲不认的跋扈。三癞子的狠劲村里人都领教过,没人敢出面劝阻,要不是村干部出来做调解,一面规劝一面威吓,真不知道如何收场。
虽说三癞子与亲堂伯几乎反目成仇久不往来,但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关键时刻他岂会出卖自己的亲堂侄子?难道他也为那“一千元奖金”利令智昏了?不应该呀。要想举报拿奖,也得到乡派出所找张副所长和王警官,跑这儿来报信给秀兰听,又语焉不详地卖着关子,算哪档子事嘛。
顺财、秀兰甚至堂舅佬张副所长差不多都认准了是三癞子造的“孽”,刘太能冷不丁来这一出,这是要“大义灭亲”么?秀兰一时实在想不明白,这刘半仙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
“是太能叔啊,您老可别是拿我们家寻开心吧?天晓得丢了的犍牛牯回得来回不来呢!”秀兰冲刘半仙笑了笑,一恍惚,剁猪菜的刀差点儿就剁在了捏猪菜的手指头。她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显然没有思想准备,不知是相信还是不相信,是真高兴还是强装高兴。
“侄媳妇,你看你叔我这像是吃饱了饭没事寻你开心的样子么?我这一卦可是下了真功夫,算得很准的,如果不准,到时候你拿鞋板底掌我的老嘴,如果准了,到时就管我一壶上好的侗茶,说好了可要不掺红薯藤的。”刘太能別的爱好没有,就好这一口广西三江出产的地道的侗茶,酽酽的,醇醇的,特别够劲,走到哪里都是开口就讨侗茶喝。
秀兰停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将沾满了猪菜的手往裤腿两边揩了揩,就说请刘太能进屋喝茶吃夜饭。请喝茶是诚恳的实话,吃夜饭那是顺带的客套。
“不喝了不喝了,先留着,改天再来喝。天要黑了,我得回去了。记得交代大侄子,千万别着急,这两天多留心周边的山沟田坎,说不准哪时牛就自己回来了,得小心看着。”也不等秀兰去灶屋端茶,刘太能又摸打着走了,身后的雪泥地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老鞋印,活像他顺手丢出的一溜卦牌,透出一些不阴不阳的玄机。
宁愿信其真不愿信其假。目送着刘半仙踉跄的背影,半信半疑的秀兰,心里居然活络亮堂起来,犹豫着要不要打电话告诉顺财。拿起的手机又放下,她决定还是等顺财回来再和他说。
顺财到堂哥顺发家去帮忙熬红薯糖,直到天黑尽了才回家来。
村子里别的出产不值得称道,这红薯糖可是出了名的滑溜香甜,成色特别黄爽。红薯糖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也很讲究,把上好的红薯煮熟后,杵烂捣碎成糊状,再撒上事先发好的谷芽坯,然后盛在大锅或大陶缸里发酵。过几天,发酵的红薯糊香气散溢出来,用手撩起一点放嘴里一尝,感觉甜度够了,就用滤布把整锅整缸的红薯糊过滤,滤出的渣渣拿来喂猪,含糖分高,猪又特别爱吃,最是长膘,喂出来的猪肉也特别肥美香嫩。滤出的汁水就拿来熬糖了。这滤红薯糊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巧活,一是滤布不能选太粗,太粗汁水容易混渣渣,熬出来的糖就不滑溜清爽了,成色显黑不中看,还容易糊锅;二是滤布不能太细,太细了汁水就出不来,全包浆在渣渣里,出糖率自然也就低了。再就是过滤时使的力气也讲究,力道要均匀,要绵长,不能操之过急,糊糊中的糖汁水也很考验人的技巧和耐性,像打太极,你得顺着它的性子,轻揉慢捏,一丝丝地让它流出来。熬糖的火候的掌握最为要紧,千万不能大火过猛,要文火要匀称。糖水烧开起便开始拿特制的糖板在锅里均匀地搅动,中间基本不能停顿,一直到成品糖出锅。当糖水熬到用糖板搅起来成一条不再间断的丝线,暗红中泛出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