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一个男人的名字(22)
迁都之惑
国民政府迁都疑案至此水落石出。
松井像一条中了狂犬病毒的疯狗,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戚静水“八格牙鲁”,应该“死啦死啦的”。尽管之前雪子对此事已作了反复解释,可松井就是听不进去。他认为,如果不是戚静水“出卖”的情报有误,导致日军重点关注的陪都目标是西安而不是重庆,那抗战的历史就要重写了。国民政府争取了西撤迁都重庆的宝贵时间,機关人员、军队及大量军用物资、生活资源得以顺利完成战略大转移。也就是说,日军错失良机,与武力阻止国民政府迁都擦肩而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与军队已做好了“三国鼎立”的战略布局,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格局是正确的。如果国共两党都集中到大西北办公,只能让日本人坐收渔翁之利。在延安的毛泽东早已以战略家的眼光洞察了一切,并用雷厉风行的行动改变了这个布局,从而确保了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一切的一切,像在下一盘棋,日本人彻底输了。
就像发生了超级大地震后,余震总会源源不断。对戚静水来说,他又得开始逆风而行了,只是与以往任何一次逆行不同,这次的风实在太大。别说日本人不会放过他,就连军统锄奸队,现在依然要取他的性命。汉奸终究是汉奸,卖国贼终究是卖国贼,所有正直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放过他这个“出卖民族与国家利益”的败类,永远也不会放过。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海棠。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算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他们也要见上一面。
这天,他们终于在静安寺秘密约见了。
到处是日本特务与军统特工,他们的见面如履薄冰。原来,在军统内部,也有隐藏很深的日本奸细。国民政府很有可能改变迁都计划,由迁都西安改为迁都重庆,就是这个奸细最早将情报传送给冷樱的。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形势错综复杂,诡异莫测,身边的一切,显得扑朔迷离。当然,戚静水他们眼下不可能知道这个奸细到底是谁。
当然,他们也不是傻子,知道四处都是身份可疑的人,便虚晃一枪,将各路间谍引进了静安寺,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出了暗门,来到江边,再一路小跑,隐身一个山谷,转身潜入了一片幽深的小树林里。他们这次见面,泪眼相对无语。海棠冲动之下,一头扎进戚静水的怀抱,热烈地拥抱他,亲吻他,抚摸他。
他替她抹去了脸颊上的泪水。她笑了一下,向他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组织上要求他们不仅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生命,想办法好好活下去,还要求他们忍辱负重,继续在魔都魔窟中潜伏下去,继续获取具有较高价值的情报。毕竟,打入日军高层非常不容易。之前,戚静水“窃取”的国民政府将迁都西安的“风之影”绝密计划,还真是一份真实情报,可只有将它交给日本人,才能阻止蒋介石迁都西安的愚蠢行为,阻止他去落实这种亡国之策。其实,这也是延安最高层的意思。现在,戚静水他们胜利地完成了这个神圣的使命,继续留在上海会有生命危险,组织上也考虑过将他们调到南方局工作,或者去新四军游击区,与马英姑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是走是留,最后还是由戚静水自己作选择。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