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历史故事:都督阴计,挟天子令诸侯(9)

2022-09-25 16:20:3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唐宫艳谍,李旦跑过去,发现箭羽折断,难怪箭会斜射入地面。 他问道:谁将箭羽折断的? 明月轻轻摇头,显然也不知道。李旦想,一定是箭羽没有胶牢,中途脱落

唐宫艳谍

李旦跑过去,发现箭羽折断,难怪箭会斜射入地面。

他问道:“谁将箭羽折断的?”

明月轻轻摇头,显然也不知道。李旦想,一定是箭羽没有胶牢,中途脱落了。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气呼呼地对明月道:“你……为什么那么莽撞,你险些吓死朕了。”

两抹红晕再次浮上明月的脸颊,她低着头含羞地走了。李旦站在那儿,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抽剑砍向一块太湖石,长声叹息道:“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为什么啊?”

明月这次出去后,竟然十多天不见进宫。

李旦烦躁不安,频频派宫女出去宣明月觐见。他在宫中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没有心思读书,更无心思煮茶品茶。宫女去了不久,帘外响起熟悉的环珮声,李旦忙坐下。珠帘一响,明月走了进来。十多天不见,她已经瘦了,如一朵雏菊一样。

李旦惊道:“你病了?”

明月摇头,眉睫上有隐隐的泪痕。

李旦更惊,问道:“你究竟怎么啦?”

明月望望两边的宫女和太监。李旦挥挥手,宫女和太监都悄悄退下。

明月这才说道:“陛下,人言可畏啊。现在长安城内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当今皇上荒淫无度,好色乱伦,竟与自己的堂妹关系暧昧……陛下,臣妹以后不能再进宫了……”

李旦听了大怒,拍案而起道:“无耻!是什么人在造谣中伤,暗箭伤人?这分明是信口雌黄,在败坏朕和郡主的名声啊!”

明月猜测,这话很可能是魏王武承嗣说出去的。她分析,武承嗣一直劝说太后,想将李氏皇族的子孙全部杀尽,然后立他为太子。太后却一直犹豫不决。于是,武承嗣到处散布谣言,为的是败坏当今皇上的名誉,为将来废黜皇帝制造舆论。说到这儿,明月告诉李旦,为了李旦的名誉,为了皇家的清誉,她今后不能再进宫了。

对于明月的分析,李旦有些不相信,他想,自己毕竟是太后的亲生儿子,是太后的血脉,做母亲的无论如何也不会败坏自己儿子的名誉。

明月听了,无言地站起,长长的手指牵开薄帷,四顾无人,方轻轻歌咏起一首诗来:“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旦听了此诗,呆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泪水横流。这是他二哥李贤活着的时候,写给母后武则天的一首诗。当时,作为太子的大哥骑着白马,衣带飘飘,跟着母后一块去陪都洛阳巡视。去的时候,大哥还微笑着向他和二哥挥手,让他们注意身体,然后带着一缕阳光走了。谁知这一走,竟成了他们兄弟间的永别。大哥死在了洛阳,是猝死的。据宫中太监暗暗谈论,大哥死的时候嘴唇惨白,脸色乌青,鼻孔里还有血痕。多年后他懂事了,才隐隐从人们的谈论里知道,大哥死前曾经吃了几枚自己最爱吃的胡饼。然后,大哥就抱着肚子惨叫起来,到处找水喝,说水能解毒,可就是找不到水,嘴角随之沁出血丝。等到太医们赶到,他已经倒在地上咽了气。有人私下里说,那胡饼是母后武则天赐给他的。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