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故事:翻手为云覆手雨,阎王小鬼俱听差,人间冤苦何处诉(4)
巨匪陈别三
陈别三也被杜仲安吸引住了。他暗自思忖:想不到杜仲安这个文弱书生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肚子里有那么多的学问。他不由得对杜仲安刮目相看了。
自此以后,陈别三也经常与众弟兄一起,晚上来听杜仲安说古道今。杜仲安说了水浒说三国,讲了杨家将又讲岳家将,讲了三侠五义,又道包公济公,最后扯到本地区清朝末年张瞎爷如何造反闹官府的事。讲过之后,他问大家:“张瞎爷为何要造反?为何又失败了?”
众人纷纷掰扯起来,有的说张瞎爷生来就有造反之心,有的说张瞎爷是被逼造反的,跟梁山好汉一样,有的则说张瞎爷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攻下光化、均州、谷城等地后,弟兄们恋家,心都散了……
杜仲安含笑地摆摆手,道:“这样吧,我们都不忙着下结论,我再跟你们讲讲闯王李自成的事,张瞎爷与李闯王是小巫见大巫,你们听完后自然会明白的。”
于是,杜仲安又开始讲起李自成如何被逼造反,遭挫折后如何到离老河口不远的陕西商洛山中整兵修炼,又如何攻下襄阳、南阳、洛阳,占领西安,打到北京夺得皇位,登基仅七十余天就兵败如山倒。讲完后,他又逐一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使众人十分信服。
纪洪岗的土匪绝大多数是穷苦百姓,他们在杜仲安的讲古道今中逐渐领悟到了历史的沉浮、世事的沧桑、做人的道理,身上的匪气减了不少。
陈别三也从中明白了许多事理,对杜仲安越来越佩服了。他与杜仲安年龄差不多,故有意想跟杜仲安交朋友、论兄弟,有时则将一些好东西送给杜仲安。杜仲安则不卑不亢,对陈别三送给他的东西,一般又以陈别三的名义转送其手下。陈别三知道后,对杜仲安就益发敬重了。
有一次,陈别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杜仲安:“你看我们算不算得上是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
杜仲安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陈别三有些不快,眼睛一瞪,问:“咋不算?”
杜仲安道:“你们原本是穷人,也曾受过恶霸坏人的欺负,你们是迫不得已才拿起枪来成立民团,打起保护自己和当地百姓旗帜的!这本来应该算是义举,但当老百姓们交不出钱物时,你们就硬抢硬逼,这就等于是利用枪杆子欺负老百姓。还有你们在外乡拦路设卡、撒片子(敲诈勒索),难道都是勒索的恶霸坏人?就没有坑害过普通百姓?你们这样下去,不也就慢慢变成了恶霸坏人吗?老百姓不也就想铲除你们了吗?你们要想在纪洪岗站住脚,成气候,就不能欺负老百姓。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一番话说得陈别三哑口无言。
杜仲安又说:“我不是跟你们讲过李自成的事吗?李自成正是因为打恶霸、闹官府,替老百姓出气,老百姓才拥护他,他才能成气候,得天下。然而他一上台,当了大顺皇帝,就和手下人抢夺金银、争妃掠美,忘了替天下的百姓做事,结果就垮台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老百姓这个根基。纵观古今,只要跟老百姓一个鼻孔出气,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事的人,才能成气候、创大业。反之,则只会被老百姓唾骂,遗臭万年。”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