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富贵
巧儿十六岁,俏巧可人。巧儿爹就叹息说:“咱家穷,供不起你上学,让你受累给家里忙活,如果生养在大户人家,那可是有富贵享得了。”
巧儿回一句道:“我不怕累,我有的是力气,怎么会享不了富贵?”
巧儿爹苦笑道:“女孩子家,能有什么力气?”
巧儿就抿紧了嘴不说话。
巧儿虽不识字,却心灵手巧。巧儿爱花,画朵花都能以假乱真引来飞蝶。巧儿还会种花,月季花、神仙草、玉珠、牡丹、芍药、菊花等种了一院子。每到花季,竞相绽放,惹得玩伴们常常在花间嬉戏,很是热闹。
巧儿给玩伴们介绍她种的花,如数家珍。她说:“月季可是花中的皇后,四季开花,红的、白的、黄的、粉的,还有混色的,花香浓郁,花可入药有抗菌作用。神仙草,虽说是一年一季,却耐寒耐旱,还可以采一些来揉碎了涂抹在身上预防蚊虫叮咬。菊花,花中‘四大君子之一,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既有不畏严寒酷暑本性,又有高贵典雅气质,更有入茶入药之本,晒了冲茶,又解渴又下火……”巧儿的伙伴惊叹道:“巧儿,你懂得真多!”巧儿偷笑道:“这些都是听我舅舅讲的。”舅舅是花匠,在一处园林种花,园林有很多种花卉,巧儿最爱里面的牡丹花。
巧儿有个梦想,想有一片牡丹园,花开满园。巧儿爹叹息巧儿不识字,说:“姑娘家,成不了事,大一些找个好人家嫁了就行了。”巧儿很委屈,说:“我会种花呀,我会有好日子的哩。”
巧儿说干就干,扛起大锄头就去平地,她要种牡丹。巧儿不怕苦不怕累,整出了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光照还算充足,且土质疏松透气,又是微碱性土壤,正适合种植牡丹。巧儿心巧,经舅舅点拨,在种植前先对土地进行深耕,又根据不同花期施不同肥料,将鸡粪羊粪马粪等混入基肥,为牡丹花苗的生长所需养分打下基础。紧接着,巧儿按照舅舅的指点将培育出来的牡丹苗定植在自己精心整治出来的土壤里,风雨无阻,悉心照料。
一晃十年过去了,巧儿的牡丹园开园了,真是花开满园。巧儿心里有个“巧”字,注定巧儿的牡丹园和别处不同:她用不同的花色将园子划分为五个区域,远远看去就像五色花瓣。白色类有雪塔、风丹白、香玉等品种;黄色类有姚黄、黄花葵等品种;绿色类有绿香球、豆绿等品种;墨紫色类有墨楼争辉、黑花魁等品种;粉色类有鲁粉、盛丹炉、桃花飞雪等品种,真是花开惊艳,满眼国色。巧儿身穿一袭牡丹花底旗袍,一边引导客人参观,一边介绍,乍一看,就像行走的牡丹花,仪态万千。巧儿脸上挂着喜色,客人惊称巧儿“真国色”。牡丹园里游客络绎不绝,走时还要选喜欢的花买上一盆。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