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14)

2022-09-23 21:35: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啥汤传奇,不过,对于这第三局斗汤,本来期望全胜的小岛也不敢大意,在往汤料中放味噌时,他放得格外多,足足是平常的三倍有余,反正这次的汤不是比味道的,

啥汤传奇

不过,对于这第三局斗汤,本来期望全胜的小岛也不敢大意,在往汤料中放味噌时,他放得格外多,足足是平常的三倍有余,反正这次的汤不是比味道的,而是比谁更能“保鲜”的!为了保险起见,他还使了一个绝招,在汤水沸腾时,他将一大坨猪油扔进了锅中——猪油在渐渐冷却的过程中,会将味噌吸附于汤的最上面,从而形成一个隔绝层。

即便如此,小岛还不放心,又使了一个他原本认为荒诞不经的秘招,在味噌汤的表层再撒上一层新鲜的竹叶。这起源于他的家乡仙台一座寺庙的传说——有一年,这个寺庙里的和尚酿制的味噌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仓库里的味噌一下子全部变了质,味道发酸,不能入口。众和尚自然是心急如焚,然而就在这天晚上,有一个自称是“味噌天神”的人托梦给他们,告诉他们只要往味噌里头插满竹叶,味噌就不酸了。醒来的和尚们将信将疑地照着做了,没想到,这一试之后还真灵验,当时那味噌就恢复了鲜味!从此以后,日本各處味噌制造地都是用插竹叶这个方法来防止味噌变质的……

转眼间,又是三天过去了。城隍庙前的广场上又是人山人海,大家都知道,斗汤到了一决胜负的生死局!

九点整,两个鬼子兵和刘家啥汤店的两个伙计,各从南北城门箭楼上抬来了一桶汤。又是那十个所谓的品尝师手执汤匙前往品尝,不承想,一走近味噌汤的汤桶,众人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酸臭味儿扑鼻而来,呛得人连连后退!只有一个铁杆汉奸为了讨好小岛,捏起鼻子、梗着脖子喝了一口味噌汤,却随之“哇哇”大吐,差点儿把苦胆吐出来!探头再看刘家桶中的啥汤,依然色若紫玉,醇香之味四溢,尝一尝,余香满口!

“八嘎!”端坐在台上的小岛望着对面气定神闲的刘金山,恼羞成怒,失态地站了起来,拔出军刀高高扬起,却又顿在了半空中,随后又颓然瘫坐,喃喃自语道:“刘家的啥汤,真的有神仙保佑的干活?”

“赢了,我们的啥汤赢了!”广场上的人群欢声雷动。刘金山转过身来,对着欢呼的人群深鞠一躬,淚流满面。在欢呼的人群中,他看到了北关啥汤店掌勺的卢师傅和西关啥汤店掌勺的王师傅……

三天前的晚上,卢、王二位师傅主动找上门,一个送来了老卢家的百年花椒红卤汤,一个送来了一只紫红色的“柳泪木”木桶。用卢家的花椒红卤汤熬焖啥汤,可保啥汤隔夜不馊,而那柳泪木更是神奇,它出自百里外的小神湖,水中生,水中长,其色紫红,遇晴朗天气往外吐沁水珠,其状如泪,故名“柳泪木”。用柳泪木做成的器物,散发清幽之香,透气驱邪,内盛食物可保三日之鲜……

至于小岛的味噌汤怎么变馊了呢?就是刘金山也大惑不解。直到后来日本战败投降,人们才弄明白,那居然是一个老乞丐的“杰作”!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