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百态:铁虎的剃头店
铁虎剃头
在晋东南韩店一带,出了个有名的剃头匠,名叫铁虎。
他10岁学艺,16岁出师。铁虎是个干净人,活儿也干得利索。手艺好,生意自然不会差,凡是来铁虎店里剃过头的,都成了回头客。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人物,才十几年的工夫,生意就败落了。似乎一夜之间,各式理发店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冒了出来。剃头匠的名称早没人叫了,改叫理发师,后来又叫造型师。洗剪染烫吹,花样翻新。发型也像变戏法儿似的,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新潮。铁虎看不懂了。虽然他的理发店照旧打理得干干净净,头照旧剃得认认真真,但生意当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终于有一天,铁虎决定关门了。他默默地把店里的东西一件一件搬到了家里,最后看了看这个空空的店铺,关上了门。
好在铁虎的儿子铁孩也是个理发师,总算后继有人。这孩子像他爹一样,心气足,有干劲儿,但比铁虎懂时尚。他在城里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红红火火,还开了连锁店,赚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别人都夸铁虎好福气,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可铁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在家里瞅着那一套从店里搬来的剃头家伙,唉声叹气。就在那一年,铁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从那以后铁虎就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有时候还一边看着那一套剃头家什儿,一边自言自语,就像对着一个老伙计叨叨。
儿子的新房装修好了,很漂亮。儿子让铁虎搬到新家去住,而且让他把那一套剃头家伙都扔掉。铁虎一听就火了:“我不去城里,我就在这儿,这些东西也不能扔,我看谁敢?”儿子说:“爹,我在城里工作,不能来回两头跑。您在这儿谁照顾您?”铁虎说:“谁要你照顾?我自己有手有脚,还有剃头的手艺。”儿子笑着说:“爹,算了吧,就您那技术早过时了,您还想指望着这一堆古董养老?”铁虎瞪着眼睛说:“你敢说这些是古董,没有这些东西你小子还长不了这么大呢,技术过时了?我告诉你,手艺永远是手艺。明天我就要重新开张剃头。”
就这样,老铁虎的剃头店重新开业了,就在自己的家里。居然还真有人来了,慢慢地两三个、四五个,虽然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但总比没有强。附近村子的几个小青年竟然也来剃头了,或许是为了好奇,或许是图个新鲜,剃完后还觉得挺满意,笑着问多少钱。老铁虎挺高興,大手一挥:五块,童叟无欺,永远不涨价。
家里的顾客不多,有时候一天五六个,有时候两三个。但铁虎不在意,他觉得就算一天只有一个人来,这一天他也没白活。儿子经常来,也不敢小看他了。儿子一来,老铁虎干得更起劲儿,心说:“小子,嘿嘿,怎么样,老爹手里的这把刀还没生锈,手艺就是手艺。”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