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寻找“王同志”(2)
夜送密信
照样是王同志推车,我拉车。但是,我的脚打了水疱,小腿还是很疼痛。
再看王同志,已经不像来时那样精神紧张了。走出二十多里后,突然,我被小路上的一堆土坷垃绊倒,本来就难受的腿脚更加疼痛。
爬起来再走时,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行走起来更慢了。王同志怕遇上敌人发生危险,让我坐在他推着的车上,以便走快点,而我怕给王同志增加负担,坚决不上车。我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坚持着走下去。绕过鬼子炮楼后,腿脚竟不那么疼了,步行速度也快了很多。
就这样,又是一个晚上,我们跋涉了六十余里的路程,在天亮之前,平安返回区政府所在地,胜利完成任务,受到了刘区长的表扬。
寻找“王同志”
我跟随“王同志”完成夜送密信任务后,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后,再见!”然后,他抬脚就走了,从此,便再无信息。
“王同志”留给我的印象是:胆大心细,雷厉风行,头脑敏捷,无事不知。在我心目中,“王同志”他就是个英雄,所以,我很佩服他。
我总是希望能够再见到他。有时候,我问身为村长的父亲那位“王同志”去了哪里时,父亲便说:“小孩子,不该问的不要问。”后来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学习上,“王同志”的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我又想起“王同志”。
在我的印象中,“王同志”好像说过“白塔”二字。“白塔”像是个村名,但是,又不知哪个县有这个村。
1947年,领导送我去衡水湰运中学高师班学习,我步行路过武邑县审坡村时,遇上审坡大集,我上前问赶集的老乡:“你们这里有个白塔村吗?”老乡回答道:“有,你已经走过了。”老乡接着说道:“你路过的,有好几个白塔,你要找哪个白塔?”
噢,白塔在这里!总算找到了,我很高兴。
因为时间紧,为了赶路,我不能再往回走,谢过老乡后,我就继续赶路了。
1948年,我高师班结业,回阜东县路过白塔村,我下定决心,要在白塔把“王同志”的情况搞清楚。
走进白塔村,一问老乡,老乡说这里有三个白塔村,一个是姜白塔,一个是戚白塔,还有一个是大白塔。老乡们说你找的这个人,我们都不认识。
来到姜白塔村,找到一位村干部,我把“王同志”的概况说了一遍。
那位村干部说我要找的这个人,可能是自己近邻。村干部继续说:“他不姓王,也不姓常,更不姓黄,抗日时期,听说他三四天就改一个姓,他没有名字。他基本上没有回过我们村。他家的几间房子早就被鬼子烧了。”村干部又说:“这个人实际上姓白,听说在冀县上过师范,师范没有毕业,就到衡水的一个酒厂当账房先生,后来,老板又叫他跑外,他走过很多地方,如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各县等地。日本鬼子侵占衡水后,他就不知去向了。人家说,他和妻子、孩子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鬼子认为他跟八路军有联系。”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