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故事:一幅田野农耕图
姥姥的剪纸
姥爷常和姥姥吵架。
姥爷说:“庄户家的女人,就该做针线活儿,弄什么花花绿绿的纸片子!”
姥姥理一理头发,不搭理姥爷。有空就抱着笸箩,拿着剪刀剪那些花花绿绿的纸。
姥爷气急了,抢过笸箩,连同一肚子的火气,砸到院子里,吓得鸡鸭叽嘎亂飞。姥爷还赌气囔囔地骂道:“针线活儿不做,成天剪这破玩意。咋找了你这个拙婆娘!”
姥姥权当耳旁风,悄悄捡回笸箩,就是不做针线活儿。
母亲包了一家人的鞋子、针线活儿。姥爷对闺女是慈眉善目,一扭脸,就数落姥姥没个正行。姥姥涨红脸反问:“啥正行?都跟你似的,天天没个乐模样?”
村里的婆娘,有空就在村口杨树底下聚群,纳鞋底,扯闲篇。姥姥烧火做饭停当,盘腿坐在炕上,拿出笸箩、剪刀,折折叠叠。剪刀飞扬,纸屑飞落——凫水的鸭子、扬脖打鸣的公鸡、吃草的兔子都在她手里活了。姥姥把它们贴到窗上,粘在大小不等的笸箩上。
有时候,姥姥家活像被捅的喜鹊窝,叽叽喳喳。村里的小孩子勾肩搭背地缠着姥姥剪小猫、小狗。姥姥像个孩子王,笑的腰身前仰后合。姥爷敲打得旱烟袋叮当山响,撅着胡子,挑开门帘走了。母亲夹在中间,不是滋味,顺口说:“没个正事儿,成天为剪纸生气,不值当!”
姥姥闷声不语。
一天,从城里来了个中年人,到姥姥家看剪纸。
姥姥打开笸箩,一张张摊开。中年人推推鼻梁上的眼镜,一拍手说:“这才是地道的非遗啊!您有多少?我都买下,价钱不是问题。”
姥姥先是张大嘴巴,而后淡淡地说:“非遗?我不懂。娘教的我。稀罕给你几张,我不卖。中年人像在看外星人,惊愕地打量着姥姥。摇摇头,又笑了笑,搓着手走了。”
姥爷嘴角挂着笑,乜斜着姥姥:“你怕钱咬你咋的?”
姥姥剜他一眼。
姥爷下地干活儿。姥姥早把鸡鸭抛到九霄云外,鸡鸭飞出篱笆墙,四下觅食,姥爷赶了回来,憋了一肚子火气,随时要从嘴里喷出来。他哐哐地进屋,姥姥没事人似的还在剪纸。姥爷一肚子的气泄了,噗嗤乐了。姥姥倒是怕了,眼神幽幽地问:“你、你这是咋的了?”
晚年,姥爷得了肺癌。姥姥藏起笸箩,揭下窗户上的剪纸。
姥爷瞥了一眼窗户:“嗯?少了啥?”他伸出枯干的手,指着窗户问:“剪纸呢?”
姥姥吃一惊,张大嘴,凑过来摸姥爷的脑门儿,又摸摸自己的脑门儿,说:“没发烧啊?”
姥爷又问:“甭说没用的,剪纸呢?”
姥姥呃呃地答应着,踮着小脚,从旮旯翻出笸箩,拿出剪纸。展开、铺平,贴到窗上。
姥爷瞅着窗上的剪纸,就像黑暗里突然射进了日头,心里敞亮了,疼痛也减轻了。他心想,唉,老婆子也没别的嗜好,不扎堆家长里短,就喜好鼓捣剪纸……姥爷陡然心生歉疚,腮边滚泪。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