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来到我家的那位不速之客(2)
不速之客
第三遍还没广播完,我见有一个人匆匆向我走来,我也迎了上去。我俩在相距两步远的地方同时站住了。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是他先开口说话的。他问我:“儿子,是你吗?”我说:“爸,是我啊!”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了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他真的就是我的父亲,仿佛我真是他日夜想念的儿子,仿佛我们真的整整九年没见过面了。我父亲,也就是小侯的父亲,也落泪了。
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聊了一會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片刻照片,抬头看片刻“我”,犹犹豫豫地好一阵,终于下了决心:“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
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大动感情地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也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的……”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不止。
第一遍开车铃响过。我们不得不都站起来。那个人说,“你,可要经常给***写信呀!她非常想你呀!”我也说,“你,可要经常给我奶奶写信呀!奶奶非常想你呀!”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后来,那个“冒充”小侯父亲的人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队上的一些队友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他寄给小侯的奶奶。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队友们传看了。大家也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我寄给小侯的妈妈……从小侯牺牲至今,我们两个油田,两个大队,两个钻井小队的人,除了我和那个人,其余都不曾见过面。但都一直给小侯的奶奶和妈妈寄着钱。
一个多月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的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人们不是总讲七十三、八十四吗?这两个岁数都是老年人的“坎”啊!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能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信里说他队上的领导,很理解他们,为此提前批准了他的探亲假。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领导看。我们队的领导说,这还用请求?也批准你提前探家。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听了这些话,我竟变得口拙舌笨起来。不经意间,我眼中已淌下了泪……我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