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秘事:老佛爷的心情
颐和园的一天
光绪二十年五月底的一天,天刚亮,颐和园乐寿堂便被阵阵鸟声惊醒。在正门口悬挂的一只鸟笼里,有两只五彩鹦鹉一声接一声地叫,叫声里时而夹杂着人声,听着很像李莲英的腔调:“老佛爷吉祥,老佛爷万寿。”
颐和园乐寿堂,还有个别名,叫“玉堂春富贵”,缘于周边种满了玉兰、海棠、迎春和牡丹。
老佛爷在五彩鹦鹉的祝福声中笑吟吟地起床,笑吟吟地梳头洗漱,笑吟吟地传早膳。
鹦鹉叫门,是乐寿堂总管李莲英的杰作之一。这只是一个开场,好戏都在后头。
这年十月初十是老佛爷六十“万寿”盛典,这是大喜的年份,谁不想把老佛爷哄得开心呢。
吃罢早膳,老佛爷照例要到乐寿堂前赏鸽子。一群鸽子,浑身白色,但脖子上有套黑圈的,有套紫圈的,有不光套圈还穿着肚兜的,有肚兜上还闪着紫红色亮光的。有几只浑身纯黑色脖子上套白圈的,取名玉环。还有几只俗称“小灰”的银灰色小鸽子,不是很好看,但打出的“水声”像一串银铃铛发出的声似的,那叫一个好听。听说小灰是山海关总兵进贡的,他可真是有心。
鸽子有天敌,头上飞的雀鹰,脚下跑的黄鼠狼,都是。还有些野鸽子整天混在老佛爷的鸽群里骗吃骗喝,这哪行啊。那些护军,整天拿着弓弩,在园子四边转悠,一门心思消灭鸽子的天敌和那些野鸽子。
赏完鸽子便是游湖。这年夏天来得早,昆明湖中的荷花,一朵朵都笑盈盈的。老佛爷昨个已经吩咐下去,说明天游湖。马动铃铛响,老佛爷一动,整个颐和园都要动。从护军到敬事房,不光动,还要早早地动起来。
九点刚过,龙舟开始启动。琉璃瓦式的舱盖金光闪闪,舱的两边挂着龙凤呈祥流苏幔帐,舱中摆着团龙宝座,两根朱红抱柱上刻着金字对联。船头的桅杆上高悬一面黄龙旗,丝绣的腾龙在空中舞动,两条蓝色金丝龙须飘拂而下,落到水中,鱼一般随船游动。
陪侍老佛爷的,有恭亲王的女儿荣寿公主,人称大公主;有庆亲王的女儿四格格;有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元大奶奶。这三位有个共性,都是先由老佛爷指婚,之后很快成为寡妇。老佛爷似乎有点儿过意不去,常派人把她们请到宫里或园子里游玩。
龙舟后面三丈远,有一条同样大小的副船,除舱顶漆成绿色、没有团龙宝座和桅杆稍短之外,格局跟龙舟差不多。主座坐着隆裕皇后,陪座是珍、瑾二嫔,还有几位王公家的贵妇。
龙舟在水上缓缓航行。前面两只小艇,时而靠近,时而避开,活像龙的两支触须。御膳房的两条船,在龙舟两侧随行,一是茶船,二是膳船。远处湖面上,三三两两点缀着一些更小的船,太监们叫它“飘扇扇”。一船二人,一太监做艄公,一宫女做江南女子状,泊于荷花丛中,活生生一幅江南水乡采莲图。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