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奇故事:大战山海关
真实的山海关之战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此战的胜利,使清朝得以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建立统一政权。
1583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与明廷分庭抗礼。1618年,明抚顺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第二年,明廷集全国47万之兵,兵分四路,企图一举消灭后金,结果被歼45000余人,沈阳、辽阳先后失陷。皇太极继位后,改“金”为“清”,建立清朝。此后,清军攻陷大凌河,招抚明朝的盟友朝鲜与察哈尔蒙古,之后围攻锦州,打败前来解围的13万明军,使明廷苦心经营十多年的锦(州)宁(远)防线全部崩溃。至此,在清军南下亡明的道路上只剩下山海关及其前哨孤城宁远了。
山海关北枕叠嶂,南襟大海,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咽喉之地。即使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山海关之险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海关之险令清军无法逞其入关之志,只得绕道蒙古,越过长城,采取不断蚕食的策略。皇太极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1643年,皇太极死于沈阳,其幼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
值此危机迫在眉睫之际,关外清军的动向并没有令明廷特别关注,明廷正大举起兵围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爆发于1627年的陕北农民起义,经17年的起伏转战,终于在1644年从居庸关向中原长驱直入,一举攻入北京。明崇祯帝自知大势已去,泣退群臣,逼死周后,砍死袁妃和女儿坤仪公主,然后自己吊死在煤山(今景山),267年的明朝灭亡了。
在关内形势发生急速变化的时刻,清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认为,明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现在清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明军而是农民军。他建议清军抓紧时机,火速进关,直取明部。摄政王多尔衮接受了他的建议,率14万大军进关争夺天下。清军过辽河时,方知李自成的农民军已于上月攻占北京,明朝已亡。此时,多尔衮进退不决,征求对农民军颇为了解的明降将洪承畴的意见,洪承畴坚决主张攻打北京,表示清军与农民军大战必能获胜。多尔衮听后深受鼓舞,决定取道蒙古入关,攻打北京。
在清军与农民军之战即将爆发之际,发生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主动向清朝“借兵”一事,导致清军联合吴三桂与农民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大战。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意识到驻兵山海关的吴三桂之向背对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解决山海关问题,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武力夺取,彻底消灭吴部;二是招抚,避免流血战斗。以农民军入京后将领无心再战、士兵沉溺享受来看,招抚为上策。于是李自成派人劝降吴三桂,携犒银四万两、黄金千两,另有敕书一通,封吴三桂为侯。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