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秘事:鼋鱼汤之争(2)
鼋鱼汤狗肉
刘邦气哼哼地拾起鼋鱼汤浸湿的土坯镇压户籍典册,背起挎篓,头也不回地走了。
萧何,时任沛县主吏掾,主管群吏进退,与刘邦算是上下级关系,二人私下多有交集。刘邦恨不得一下子吃垮樊哙,便拉上萧何食用樊哙的狗肉。萧何对樊哙的“鼋鱼汤狗肉”早有风闻,便不推辞。萧何纶巾羽扇身衣鹤氅,乃一方鸿儒,怎肯白食樊哙的狗肉?萧何从宽敞的袖筒取出银两,刘邦起身阻拦:“我之鼋鱼汤,哙之狗肉,营生,我是半个业主,何须付钱!”
刘邦吃狗肉不给钱倒还罢了,且又歪理邪说“鼋鱼汤狗肉”各自一半,阻挡萧何付账。樊哙一肚子气,碍于萧何的情面又言语不得。刘邦离去,樊哙扯上萧何,悄悄问道:“大人与亭长可是朋友?”
萧何笑道:“算不得朋友,老熟人罢了。刘亭长数次到我处吃酒,大约感觉略有亏欠,我想他是用狗肉还个人情!”
他处贪杯,却用我家狗肉顶债,岂有此理?樊哙气得七窍生烟,说道:“萧大人附耳过来!”
樊哙一派言語,萧何呵呵而笑。
樊哙后宅,有一土井,深七尺,常年不用,井水干枯,樊哙搬来秸秆将井口遮掩,铺上芦席,芦席上面安放一把竹椅。竹椅面南,摆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左右,分别安放两把交椅。跟班伙计端来大盆热气腾腾的狗肉,随之,樊哙吩咐伙计喊来刘亭长叙话。
刘邦过来,樊哙拱手相让首座,刘邦并不推让,大大咧咧,坐在井口上方的竹椅。樊哙并无陷害刘邦之意,本想取笑一番,没承想,刘邦坐下,谈笑自若,稳如铁塔,并无异常迹象。樊哙心里发毛,偷偷揭开芦席一角,一看端底。这一看,非同小可,樊哙跳起身来,拉上萧何面朝刘邦倒头跪拜。刘邦是萧何属下的小吏,君不拜臣,萧何不肯下跪。
樊哙指指芦席,不敢妄言。
萧何揭开芦席偷偷看一眼:天哪,只见九条金龙盘旋顶住芦席。
自此,萧何、樊哙辅佐刘邦灭秦、亡楚,刘邦登基称帝,始称汉高祖。汉五年,群臣加官晋爵,萧何封相,樊哙为侯,相比之下,萧何食邑最多。群臣争功,樊哙不服。汉高祖言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盖世奇功也!”
樊哙嚷道:“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臣持剑救主,天下第一功!”
汉高祖劝慰:“权且下殿去吧,朕另有封赏!”
内宫,高祖唤来樊哙,随即,吩咐吕后打开青铜橱柜。橱柜内,却是一张狗皮折叠得方方正正,四角镶嵌银钉。撬开银钉,展开狗皮,却是几块码放整齐的土坯。樊哙曾以卖狗肉为生,不禁问道:“皇上何故奚落微臣?”
高祖笑道:“赏赐大将军一道汤!”
“汤?什么汤?”樊哙瞠目。
高祖细细说道。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