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秘闻:慈禧太后的逃亡路(2)
太后的午餐
说完二人大哭起来。
崔玉贵过来帮忙,听见对话和哭声,接茬说:“姑娘别怕,就当咱们已经死了吧,现在能喘气算是赚的。事到临头须放胆,死都不怕,别的就没什么好怕。”
等崔玉贵离开,娟子对荣儿说:“难得崔总管狗嘴里能吐出个象牙来。”
娟子深得太后宠爱,并不把崔玉贵放在眼里,常在荣儿面前说他的坏话。
不过这一回,荣儿没有迎合娟子,只兀自小声说了句:“就当是已经死了吧。”
不大会儿工夫,崔玉贵又回来了,对她们说:“兵荒马乱的,有银子也买不到东西,以后几天怕是更难,咱们是老人家身边的人,无论如何也得想出办法,不能让老人家挨饿。”
荣儿和娟子又哭了起来。
娟子说:“那就割我们俩的肉吧,先割我的,我不怕。”
荣儿说:“还是先割我的,我也不怕。”
崔玉贵说:“姑娘,咱谁的肉都不割,多尽心尽力就可以。”
这时一个车夫手持一棒生玉米,边啃边往厨房这边走,生玉米的白浆顺着车夫的嘴角淌下来。
崔玉贵说:“实在没辙,我们也可以啃生玉米。到处都是青纱帐,老天爷有眼,饿不死咱这些小家雀。”
娟子瞪了崔玉贵一眼,崔赶紧改口:“咱们可以生吃,老人家和当家的当然不能。”
午饭做好了,按人头每人一棒玉米加半碗豇豆粒。太后和光绪都不吃,只各自喝了一碗热水。
按李莲英的安排,把没来得及煮的青玉米和豇豆角全部装上蒲笼车,还砍了两大捆玉米秆绑在车上。
车队出发前,娟子递给荣儿一个布包,包里有两棒熟玉米。
娟子要荣儿跟她换车。娟子说:“给你一个机会单独去孝敬老人家和当家的。”
荣儿知道娟子是想让她在太后和光绪面前有一个露脸的机会。娟子对荣儿的好,荣儿在心里记了一辈子。
轿车里很热。热气和牲口的腥膻味儿,让人非常恶心,但这些都还能忍,最难忍的,是喉咙渴得要冒烟。
李莲英吩咐崔玉贵给各辆轿车都送去几根削掉外皮的玉米秆,让大家嚼玉米秆解渴。
太后拿起玉米秆,瞅瞅光绪,又瞅瞅荣儿。光绪和荣儿都半低着头,不敢看她。
太后忍不住一小口一小口嚼起来。随后光绪开嚼,荣儿也开嚼。
下午三点,是太后平时午后加餐的时辰。荣儿掀起车帘子,瞅瞅太阳,估计时辰差不多了,这才把娟子的孝心禀报给两位主子。
荣儿觉得,她不能抢了人家娟子的功劳。
太后听完,慢声细语地说了句:“娟子和荣儿都有孝心。”
荣儿把一棒熟玉米呈给光绪,光绪接过就啃,狼吞虎咽,一点点儿皇帝的风度都没有。荣儿把另一棒上的玉米粒轻轻剥下来,放到手绢上,然后双手捧给太后。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